淮南名点“大救驾”
赵闻迪

    “大救驾”是我家乡淮南的特色点心。中秋节前后,家乡人走亲戚时必会拎一提“大救驾”,一提五个,裹着牛皮纸,系着细麻绳,进门往堂屋的大方桌上一放,一股芝麻核桃果仁香味儿四散开来,小孩子的眼睛就亮了。

    小时候最巴望两件事,一是有客人上门,这样就能吃上“大救驾”。我曾边吃边问家中长辈:“好好的点心,干嘛起这么个怪名字!改叫个什么‘酥’什么‘糕’多好听!”长辈连连摆手:“改不得改不得,这名字可有来历呢!”相传,公元956年,后周世宗征淮南,命大将赵匡胤率兵攻南唐(今安徽淮南寿县)。历经整整九个月围城之战终于取胜,由于操劳过度,赵匡胤一连数日茶饭不思,有人进上一种特制点心,扁圆金黄、层层叠加,如金丝盘绕,中心呈漩涡状,果香怡人,酥脆可口,令人食欲大开。赵匡胤一连吃了好几个,精神大振。后来他当了皇帝,谈起南唐一战,感慨道:“那日鞍马之劳、战后之疾,多亏它从中救驾。”于是,“大救驾”声名鹊起,流传至今。

    再就是巴望跟着大人中秋赶集。一条街上有十几家卖“大救驾”的,一街的油香味。小孩子最爱看点心师傅做“大救驾”了,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瞧。案板上的盆碗里盛着面粉、白糖、冰糖、猪肉、猪油、香油、金桔饼、青红丝、芝麻、核桃、花生、松仁、葵花籽和西瓜子等原料。只见点心师傅将水、油、糖拌匀,加入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团,盖布回饧;再将油、面拌匀,用面包成小包酥,经擀、折后,卷成长条备用;然后是制馅,将白糖、冰糖、猪油拌匀擦透,各色果料、青红丝等捣碎均匀,再将包酥卷成长条后切成两半,刀口向上,按扁后包入馅心,用手拍成圆坯,下锅油炸。刚出锅的“大救驾”酥脆又有韧劲,刀切不掉渣,咸多于甜,放几日后甜味渐渐盖过咸味,又是另一番风味。

    过去家乡人请客送礼,能有两封“大救驾”,是一件很撑门面的事。外地朋友来玩,走时也总爱捎上几封“大救驾”。如今,虽然生活条件日益改善,零食花样翻新,但家乡人对“大救驾”的喜爱之情有增无减。

    前不久的一个周末,我和家人逛街,看到一家作坊门前支着个棚子,一张大条桌旁有两个年轻女子在和面、擀面、捻面条,另有个年轻女子在一张方桌前剥果仁;案板上码着两排圆坯,等待下锅油炸,一个中年汉子站在锅前,一手执着长竹筷,一手拿着漏勺炸制“大救驾”,他旁边还有一名中年女子负责把炸好的捞起沥油,好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图景。不远处,两个小男孩在嬉戏玩耍,手里都攥着半块“大救驾”,嘴巴上粘着酥皮。那个中年汉子就是作坊主人,见我驻足观瞧,热情地邀我品尝:“不买没关系!”说着便动手将一个“大救驾”切成四份。我拿起一份细细品尝,那刚出锅的“大救驾”味道尤为鲜美,我心下不由感叹:这就是家乡味儿啊!

 

当前:B3(2019年09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