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西区 全民同谱健身曲 城区共唱健康歌

 

    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参与度高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使群众真正享受到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让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城西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实现了基本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建设体育强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体育+优势”

    让全民健身亲近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谋划和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将全民健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新高度,吹响了建设健康中国的时代号角。

    西宁市城西区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西宁市支持文化、体育、旅游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相继制定了《城西区“十三五”体育产业发展计划》《城西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等规划,提出建立多渠道、市场化的全民健身激励机制。

    通过区、镇(街道办)、社区(村)三级联动,对“10分钟健身圈”进行提档升级,不断增强全民健身新活力,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群众满意度。到2021年,城西区体育公园建成包括室内游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常规项目以及武术、棋类等特色项目在内的综合体育中心,利用广场、公园、绿道等场地建设“10分钟健身圈”提档升级示范点,每个示范点有3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拥有2处以上室内外健身站(点)、3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4个(支)以上社区健身组织或活动队伍;构建全民健身数字信息服务体系,实现身边健身场地(馆)信息查询,科学健身指导等便民服务功能。2016年投入资金460万元,修建4处健身广场,安装健身器材300余件;2017年投入资金120万元,安装健身器材400余件;2018年投入资金250万元,新建全民健身路径25处,安装健身器材400余件,标准篮球场3处;2019年投入资金1250万元,对全区150余处场地进行提档升级。全区现有各类体育场地350余处,健身路径器械数量3000余件,“10分钟健身圈”已基本建立。

    目前,城西区拥有各类体育企业百余家,体育运动协会、行业组织13家,社区文体健身队伍63支,体育产业从业人员1900余人。全年体育产业总产出达4.5亿元,实现增加值5000余万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0.002%,初步形成了健身娱乐、运动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销售、体育彩票销售、体育中介、体育科技咨询等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体育市场和产业体系。

    “体育+品牌”

    让全民健身走进生活

    随着城西区群众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次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全区常住人口的4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城西区常住人口的3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1平方米,群众身体素质稳步增强。

    城西区大力支持各项体育产业的发展,设立300万元区级文化体育产业扶持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用于引导扶持全区文化体育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体育产业,逐步拓宽体育产业投融资渠道。

    2018年,城西区委、区政府投资250万元继续实施全民健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本着“加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力度,充分发挥公共体育设施的功能,向群众提供丰富的体育公共服务产品,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的要求,城西区积极探索公共体育设施管理体制的改革,开展委托管理制度,实现全区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有序管理,不断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也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2016年国务院公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明确指出:“将青少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

    近年来,城西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对体育健身服务业的投资,使社会体育服务成为公共体育服务的一个有益补充,并实现与公共体育服务的差别经营。青海海湖体育中心、青海省全民健身中心等大型体育场馆分时段、分区域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每天不少于10小时,每周开放时间不小于35小时,全年开放时间不小于300天,所属户外公共区域及户外健身器材全年免费开放。同时,寒暑假期间免费开放辖区内学校体育场,对青少年进行足球、篮球、武术培训等,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城西区以“夏都梦想季”系列活动为载体,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活动模式,全年开展各类体育活动100余项。西北五省街舞挑战赛、西北五省徒步邀请赛、城西区业余足球联赛、城西区业余篮球联赛等一系列的成功举办,初步确立了以品牌赛事带动体育产业发展的模式。同时,把握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宣传,使广大群众逐步树立正确的体育健身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在有效扩大群众体育多层次需求的基础上,规划和引导社会资金对体育服务业的投资,促进体育健身娱乐、体育培训、体育服务业的发展。

   “体育+理念”

    让全民健身带动生活

    西宁市城西区充分结合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有利契机,积极主动争取区级项目资金对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的扶持,并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将全民健身工程作为加快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重要任务强力推进。坚持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协调性导向,统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工程数量提升的同时,侧重工程建设的科学性,较好地发挥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切实担起全民健身工程建设领导和督办的责任,坚持功能完善、设施齐备、辐射力强、方便群众的建设原则,建立和落实对工程建设的检查监督机制,严格对工程进度、资金到位、场地维护、活动开展等方面开展全面督导。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广泛宣传全民健身工程,并积极宣传工程完工后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情况,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的良好氛围。

    城西区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落脚点,调整优化体育产业布局,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完善体育产业构成,着力提升体育要素聚集力、体育产业带动力和体育产品供给力,逐步形成“体育+文化”“体育+旅游”的新兴产业,到2020年力争形成门类众多、发展有序、紧密协作的体育服务产业群。城西区针对体育产业的现状与实践,以体育产业供给侧为核心,以推动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为侧重点,集中全力从供给端入手推动体育产业的改革,借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实现体育产业动力机制的创新,最终盘活整个体育产业,使城西区体育产业取得跨越式发展。扩大消费市场,增加体育消费总量,合理开发利用本地区现有体育资源,支持建设打造一批有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体育产业重点项目,带动产业繁荣发展。

    “体育+创新”

    让全民健身融入生活

    城西区体育工作以项目为抓手,实施体育场地的基础性建设。持续推进城西区体育公园建设项目、百万公里健身步道项目建设,完善健身广场、路径提质升级。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大力实施城西区多元体育产业工程,并对支持和参与全民健身、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机构和个人进行表彰。

    2018年,城西区又投资1.82亿元,在彭家寨镇南凉路东建设集健身、健康和体育休闲为一体的体育公园及海绵化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杠杆的放大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体育产业。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城西区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新时代幸福西区中去谋划,深化体育改革,更新体育理念,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关系着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年的努力下,覆盖城区、基本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已形成,为建设体育强区奠定了坚实基础,营造了市民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

当前:B4(2019年09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