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共有一段“旧事”
丘艳荣

    很久以前,在一档电视节目中看到《城南旧事》里唱《送别》的那个片段——“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我当时暗忖,李叔同的《送别》与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到底有着怎样的关联。

    心中有了不解之后,我没有急于去看电影,而是先去找书来读。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林海音的笔墨是那样的恬淡温和,那样的纯净淡泊,充满了温暖的人间烟火味,细腻地展现着人生的真实况味。

    于是,我也默默地读,慢慢地感受。看冬阳下的骆驼队,看惠安馆的秀贞给英子染指甲,看秀贞伏在树干上哭她的小桂子,我还似乎听到了英子给她在草丛里认识的朋友念“我们看海去”,并跟英子一起伤感:爸爸的花儿落了……

    《城南旧事》就像一首送别的骊歌。文中的英子感叹:“虽然,这些人都随着我长大没了影子了。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也一块儿失去了吗?”这样的自问也诚如歌里的感伤“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还好,现实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仍可永存。于是,才有了这感动了许多人的《城南旧事》——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看过了原著再去看电影,还是会让我充满期待。因为电影会让我回想起原著中的每一个情节,我会对比原著和电影在细节上的一些差异。那个在书中梳着两条辫子的英子和在电影里顶着漂亮的童花头的英子是有差异的,然而,小演员那双清澈纯净的大眼睛依然把原著里英子的纯真、敏感、忧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英子的眼中,人世间的挣扎与苦痛都有着生命本来的模样,无论疯癫、贫穷、富庶,都丝毫不带有世俗的偏见。

    对比原著和电影可以发现,电影除了对故事结构和人物塑造方面有较大的改编外,对小说中的个别情节也进行了修改。比如对思康这个人物的交代,原著和电影的出入是比较大的,而原著中兰姨娘这个人物在影片中彻底没有出现。这种删除和改变有效地控制了故事的规模,使电影有了足够的时间去描述主要人物,人物关系更趋集中,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也统一了影片的儿童视角。同时,影片中增加了墓地“离别”的一幕。小说是于英子得知父亲在医院去世处结尾,而电影的结尾是英子一家与宋妈在墓地道别,背景音乐就是那首《送别》。这一情节的增加不仅从更深的层次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凸显电影散文化的特点,也使“哀愁”与“相思”的主题更加鲜明。

    三毛曾经说过:“童年,只有在回忆中显现时,才成就了那么完美。”可是在林海音的笔下,这个童年故事并不那么完美,它饱含了一种凄婉的味道,仿佛一部关于成长的寓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来吧,让我们一起走进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一起回忆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旧事”。

 

当前:B3(2019年09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