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四建四化”打造文明实践“新高地”
蒲文

    近年来,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川省蒲江县扎实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着力打造文明实践“新高地”。

    构建“3+2”组织体系,推进文明实践制度化。一是建立三级实践体系。成立了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镇、街道分中心和村(社区)实践站三级实践体系,分别发挥统筹部署、协调推动、宣传落实等职能,扎实推进文明实践建设工作。二是延伸二级实践网络。根据各实践站的区域资源和群众需求延伸设置了实践基地(点),并设立了实践岗,推出了个性化、多元化的文明实践服务项目,实现了一村多点,集群发展。

    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推进文明实践便民化。一是夯实基础阵地。按照“中心+基地”的思路,整合了城乡文化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基层阵地,建成了“八有”主题实践基地,扎实开展“六大”活动,实现了“一个中心、一个主题、多种使用”。二是引入社会力量。引进了乡村研究社、夏寂书院等社会组织,搭建了讲堂、夜校等培训载体,为村民开展读书沙龙、书法绘画、文创旅游等培训。三是疏通信息渠道。完善了心愿征集体系,通过微信端、心愿树等方式,收集群众心愿诉求,组织志愿者实地调查,甄选出群众微心愿的“最大公约数”,开展定向服务。开通实践站网上平台,实现志愿者注册、活动报名、信息查看等一体化。目前,全县注册志愿者4.3万余人,占总人口的15%。

    组建“3+6+N”服务队伍,推进文明实践专业化。一是健全三级志愿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主体作用,依托已注册的志愿者成立了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乡镇、街道志愿服务支队,村(社区)志愿服务分队,建立健全三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二是打造了6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组建了“党员”“青年”“巾帼”等先锋志愿服务队;成立了县委宣讲团、特色宣讲分队和群众宣讲小分队三级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邀请了道德模范、天府新乡贤等组成典型示范志愿服务队;招募社区居民、老党员、老干部等组成社区治理志愿服务队;吸纳文化能人、文艺骨干等组建文艺志愿服务队;由法律工作者等组成法律志愿服务队,实现志愿服务特色化、专业化。三是发展N支志愿服务分队。发挥县志愿者协会平台作用,联合各类行业组织和社会组织,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加入到不同类别的志愿服务队伍中,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的广覆盖。

    创建本地特色点位,推进文明实践品牌化。一是突出“国际范儿”,建设了寿安镇分中心。依托中德国际精工产业功能区,建成了3000平方米的双语标识寿安文明实践分中心,开设了图书室、健身房等20个功能室,集聚了28支志愿服务队、124个社会组织、4200余名志愿者(其中外籍志愿者21人),为园区外籍人士和全镇居民提供德语、英语、绘画等培训服务。二是突出“技术范儿”,建设了大兴镇分中心。根据产业发展特点和猕猴桃国际公园的优势,以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赵兴丽为队长的“水口红志愿服务队”和由专业人士组成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志愿服务队”,围绕现代化种植、网络销售等进行培训,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三是突出“好人范儿”,建设了两河村实践站。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效应,吸纳了20余位种销大户加入到文明实践队伍,常态化地开展党的理论宣讲、村风民俗建设等活动,引导村民共树文明新风。四是突出“文艺范儿”,建设了明月村实践站。立足现有的文创项目等资源,建成了实践站1个、实践基地10个、实践岗15个,形成了“5分钟文明实践圈”,侧重为游客和村民提供文化艺术类服务。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清、水立方中方总设计师赵小钧等为代表的“新村民”积极策划、参与文明实践,组建了“明月之花歌舞团”“晨跑拾垃圾小分队”等志愿服务队,彰显文明风尚。

当前:B2(2019年09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