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人
王家年

    读书的人是聪明的,知识能增益人的智慧,一个具有智慧的人无疑是一个理性的人。读万卷书如同行万里路,随着阅历与知识的不断增长,一个人对世事的洞察力较之不读书的人会高出许多。因此,读书的人,身上有一种深沉的智慧之光。

    读书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之旅,于心平气和中感知生命的真谛,体悟生命的美好,听流水淙淙,看云霞卷舒,挣脱尘世的羁绊,卸下精神的重荷,在滚滚红尘中守望一片静土,开拓自己的精神家园,生命便会进入一种怡然的境界……

    史上“孙敬悬梁”“苏秦刺股”“车胤囊萤”“孙康映雪”等苦读典范,值得读书人学习。明朝顾炎武那种“有一疑义,反复参考,必归于至当;有一独见,援古证今,必畅其说而后止”的读书求解精神,值得效仿;清朝彭兆荪所作“要以我用书,勿为书所绊”的诗句,值得借鉴;明代鹿善继《四书说约》中“读有字书,却要识没字理”的读书明理目的,值得采纳。

    最科学的“读书之道”,首推子思的“五之”说。子思,孔子之孙,伯鱼之子,名伋,古代学者尊之为“述圣”,作《中庸》三十三章,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读书做学问之论。“五之”之意,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切实地实行。“五之”中,“笃行之”既是“博学之”的落脚点,又是“博学之”的实践基础;“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是“博学之”的方法;“博学之”既受“笃行之”的影响,又制约“笃行之”。“五之”是相辅相成的学、行关系,这种“学”与“行”的辨证关系,对读书人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诗人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读书是进行一次次旅行。人生何其短暂,生命旅程有限,即使好游者也仅能游览世界的一部分,然而通过阅读能穿越时空。通过读书,你可以进入不同的时空,上溯远古、下及未来,宇宙万物近在咫尺,遥远年代触手可及,从而增长见识,饱览胜景,享受到无极的乐趣,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读书是赶赴一场场盛宴。读书能广交朋友,获得心灵的慰藉,你可以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思接千载,神游八荒,享受精神上的愉悦。兰亭雅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和风轻拂,曲水潺潺,“极视听之娱”而“信可乐也”。金谷园、西园、滕王阁……名士诗酒酬唱,如此的文化盛宴令人向往,近距离地感受文化脉搏的跳动,何其幸也;读书之人志趣相投,畅谈人生,何其乐也。

    读书能分享他人的智慧,站得高看得远。读《论语》学智慧,读老庄学洒脱,读《史记》学隐忍,读《平凡的世界》学责任担当,读唐诗体会生命的成长,读宋词感悟人生的哲理……读书使人怡情养性,身为读书之人,是何等的幸运。读书之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往哲先贤让他们的思维开阔,历代才俊让他们的视野高远,他们在智慧的指引下不断前行。

    只要爱读书,就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经历的种种生命体验。在一次次的阅读中,读书之人成长,壮大。

当前:4版(2019年10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