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2019年10月26日,是延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一周年的日子,也是延庆区第六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活动,延庆区各区直单位班子成员带队,走进结对帮扶的村和社区,与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同开展主题活动,各单位通过开展调研、进行座谈、列出清单、研究确定志愿服务项目和活动,详细了解了群众需求,切实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如大庄科乡班子成员和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到大庄科乡瓦庙村了解到村里饮水不足后当即决定为瓦庙村新打一眼水井;沈家营镇党委政府针对天成家园社区居民晾衣难的问题,主动与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交流沟通,当天就为小区安装了晾衣杆;延庆区城管委则组织儒林、香水园、百泉三个街道和延庆镇居民代表坐在一起,围绕大家关心的水电气热和社区环境等民生问题,征求意见建议。就这样,一年来,延庆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了解了群众需求,面对面解决了群众很多实际困难。一年来,延庆区作为北京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唯一试点,坚持首善标准、首都特色,以改革思维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为全市探索了经验、提供了样本。一年来,新时代文明实践已经成为全区整合各方力量、资源下沉基层、响应群众诉求的为民服务平台,成为组织动员群众、宣传教育群众、促进城乡共治共建共享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抓手。

志愿者为老人送“福”

为老人义诊

    ◆ “党的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担负重要使命

    延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启动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宣部副部长徐麟同志来延庆调研,强调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做出示范;蔡奇书记在多个场合嘱托,要抓好试点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乡村开花结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首都经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杜飞进全程参与试点工作,多次实地调研指导。

    在嘱托中,延庆区明确了方向,找准了定位。在定位上牢牢把握“一个主线”: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实际途径上紧紧抓住“两条路径”:旗帜鲜明地开展党的理论政策宣讲,用党的理论和政策指导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解决思想问题,用办实事、解难题感化人、团结人、引导人、教育人。在顶层设计上把握“三个结合”:把实践中心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党政工作、社会治理相结合,与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机制相结合,高效响应群众诉求,推动在一线解决问题,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在工作内容上做到“四个聚焦”:聚焦思想政治引领,聚焦乡村振兴,聚焦补足农村公共服务短板,聚焦地区中心工作。

    在嘱托中,延庆区坚决落实区委主体责任,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全区“第三件大事”,与服务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2019北京世园会筹办举办一体推进落实。在区委书记直接领导下,组建工作专班,研究实践调研,集全区之力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研究制定《延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出台《深入推进延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31条具体措施。

    在嘱托中,延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担负起了“推动实现农民对党的领导更加拥护,农民对美好生活的信心更加坚定,农民的发展更加全面,农村的文化更加繁荣,农村的乡风更加文明”的重要使命。

延庆榜样为文明家庭赠送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合影照片

    ◆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不只是一句口号

    2018年10月26日,延庆区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大会,试点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从此“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不只是一句口号。

    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本框架。延庆区收集登记18个乡镇(街道)、423个村(社区)群众需求,建立农村公共服务大数据库,接入政务信息平台,为区直单位服务基层提供数据支持,让文明实践中心成为“接诉即办”向“未诉即办”延伸的有效途径;区级成立中心,乡镇(街道)成立实践所,村(社区)成立实践站,分级整合、分类管理,对理论政策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医疗卫生、体育服务等资源进行整合,搭建起各负其责的三级综合平台;统筹区级资源,对接市级资源,甄选乡镇资源,通过开展参观、培训等活动,打造了10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实施智志双扶,帮助基层群众“走出去”;组织动员全区各部门设计面向基层的公共服务项目,纳入“点单派单”网络平台,为基层所站提供理论政策宣讲、法律咨询、科技科普、教育培训、文化活动、医疗养老、体育健身七大类上门服务,建立了“点单派单”精准化服务模式;同时,为解决基层服务“谁来做”的问题,延庆区还组建了“2+6+N”志愿服务队伍。

    瞄准深层问题建章立制。针对前期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延庆区制定出台了《深入推进延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31条”)。意见突出人员力量整合、内容形式融合、资金来源整合、激励机制引导、考评机制督导,有效破解了基层党组织动力不足、理论政策宣讲不够接地气、建设资金不足、有效志愿服务力量不足、中心运行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不高等系列问题。

    一年来,1个区级实践中心、18个乡镇(街道)实践所、423个村(社区)实践站已进入常态运行;公共服务大数据库收集群众需求656个;82个实践基地面向群众开放;“点单派单”平台发布服务项目500多个,群众点单5217次,服务55693人次。“心灵加油站、乡村小课堂、惠民服务点、百姓大舞台、志愿爱心社、乡亲议事会”六大功能不断强化,“聚人气、提心气、淳风气、树正气的新时代乡村(社区)之家”建设目标初步实现。

志愿者为老人理发

    ◆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让“延庆乡亲”成了志愿服务品牌

    2018年12月,延庆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区委书记和区长担任总队长;18个乡镇(街道)成立志愿服务分队,有关区直单位牵头组建理论政策宣讲、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共六支专业志愿队伍;如今,423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了自己的志愿服务队伍,实现了三级志愿服务全覆盖。

    “分级+分类”建设志愿服务队伍。区级重点打造六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依托“点单派单”服务平台下沉到村庄、社区,4000余名专业志愿者共开展志愿服务600余次,服务群众30余万人次。乡镇(街道)着重培育特色志愿服务队,使其成为助推本地产业振兴、生态环保、文化建设、社会服务、重点群体帮扶的有生力量,83支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708次。村(社区)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型志愿服务,通过党员干部带头、村民代表示范,519支志愿服务队引领动员群众参与理论政策宣传、道德宣讲、文明倡导、社会综合治理、环境美化、邻里互助、文化休闲等活动5278场次,在文明实践中实现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项目+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延庆区以满足群众特定需求为目标培育长期志愿服务项目。区级依托“点单派单”平台共推出志愿服务项目330个;乡镇(街道)推出志愿服务项目90个;各村(社区)按照就近就便原则,依托“老年餐桌”、敬老院、学校、景点景区、公交站点、居住区、农业种植区等场所,建立长期志愿服务项目846个。另一方面,以助力中心工作为目标,扩大社会参与。在重要节日、特殊时间节点,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广泛开展主题式志愿服务活动。在世园会期间,18个文明实践所、423个文明实践站开展了“延庆美如画 文明会说话”“学总书记世园讲话 议咱延庆生态未来”等系列主题活动,“延庆乡亲”志愿者带动全区人民迎世园、唱歌曲、学讲话、看视频、议生态、见行动,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在延庆落地生根。据统计,截至世园会开园100天,“延庆乡亲”志愿者参与各类服务保障活动就达43.6万人次,展示了34万延庆人民热情、包容、自信、开放的文明形象。

    “制度+积分”强化志愿服务激励。延庆区通过开办爱心超市,试行文明爱心积分兑换,引导群众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提高文明实践活动参与度;出台《延庆区星级志愿者评定与嘉许礼遇办法(试行)》,以奖代补支持志愿服务团队参与“点单派单”服务,统筹使用相关项目资金,为优秀志愿服务团队提供支持,探索建立志愿服务长效化扶持保障机制。

    一年来,延庆区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达631支,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志愿者从最初的4800余人增长至21216人,实践所、站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6000多次。“延庆乡亲”已经成为延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响亮品牌,志愿服务也成为了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形式。

志愿者们擦洗公共自行车

    ◆ “有形式,更有内容”

    基层活动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

    围绕打通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延庆区建立了“区级集中主题活动+基层所”“站自选活动+群众身边志愿服务+点单派单上门服务”的活动体系,有效助推了宣传教育内容与活动形式的融合。

    群众在哪里,宣传教育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延庆区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主题教育突出“红”。在村民议事、文体活动、老年餐桌、健身广场等人群聚集场所,组织开展“十分钟知家乡事”读报活动,由志愿者带领乡亲们一起读报纸、议民生。依托文明实践基地设计活动项目,面向公众开展情景式、现场式主题教育,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广场、主题楼门、主题公园、主题文化墙,把思想引领和政策宣传融入日常生活。注重在群众中发掘正能量素材,创编了《延庆的新农村》《垃圾分类意义大》《说好文明三句话》等300多个群众自编自演的小品、快板、舞蹈、三句半,用有意思的形式讲好有意义的事。

    “群众点单、机构接单、中心派单、政府奖单”,延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络平台,开展了系列活动。区农工委依托“一懂两爱”三农政策宣讲队,在15个乡镇循环开展煤改电、美丽乡村、农业金融等惠农政策解读;区教委结合农民实用技能需要,开设了园林园艺、面点烹饪、旅游服务等10个专业中专班,将授课地点放在田间地头和农家院;区卫健委开通中医大篷车,引入市级专家定期下乡义诊,实现全区医疗白点村的全覆盖;区科协按照“四送”服务模式,引导居民学科学、用科学,科技下乡266次,惠及3.2万人次;区文旅局根据点单信息,面向基层群众开展演出、活动、电影放映超过4000场;区体育局结合群众需求,为乡镇配备健身器材467套,基本实现体育设施乡村全覆盖。

    抓住世园会举办契机,延庆区宣传推广《延庆乡亲文明公约》,培育城乡文明新风尚,强化基层治理。一年来,271个村修订了村规民约,群众民主评议出463名身边文明榜样、83个优秀文明风尚节目,涌现出上百个感人事例。376个村级实践站,切实担起换届政策的广播站、换届过程的指导站、选民声音的集散站,让志愿力量成为顺利推进村两委换届的新生力量。刘斌堡村从移风易俗入手,把村里多年形成的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风气扭转了;大榆树镇通过“最美榆树人”的入户宣传,有效推动征地拆迁,保障冬奥会、世园会等重点工程的顺利推进;里炮村的巾帼亲情队感动村两委集体转变认识,全部带头加入人居环境治理志愿队;香水园街道的“红风衣”治安巡逻岗、百泉街道的“麻利儿”心理疏导室、儒林街道的老杨树社区驿站、延庆镇世园之家的文明交通岗,都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延庆永宁36艺文化大集活动现场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新时代文明实践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心上,发动群众力量,开展搭把手行动,共同传承“邻里乡亲、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风尚。一年来,基层群众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理解更深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明显增多。四海镇四季花海志愿服务队帮助82个空巢老人温暖过冬;儒林街道“送菜小分队”每逢雨雪天气就帮助辖区高龄独居老人买菜送菜;永宁镇的“橄榄枝”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实现了群众的困难和需求在哪儿,就出现在哪儿的服务目标。

    实践中心创新宣传思想工作路径,丰富工作阵地和活动载体;融媒体中心创新传播手段,为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提供富有时代感和吸引力的全媒体产品与技术手段;政务服务中心推动行政力量与社会力量形成联动、提升服务成效,强化基层所站服务群众能力,密切基层党群干群关系。三个中心建设布局各有侧重、紧密衔接、贯通联动,共同提升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成效。目前,融媒体中心已围绕文明实践创作64个微视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站已接入延庆政府网,群众可进入“新时代百姓点单”板块,根据需求直接点单。

    延庆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获得了广泛认同,人民群众也乐于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习党的思想,反映各项诉求,参与志愿服务等。如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经成为延庆群众思想的充电站。 (延庆区委宣传部供稿)

当前:A4(2019年10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