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艺术人生
——记成都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龙贵
本报记者 漆世平

    人物名片>>>>

    张龙贵,成都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出生于面塑世家,9岁随父学习面塑制作技艺。经过35年的实践摸索,张龙贵的面塑制作技艺不断进步,已达到戏剧人物、飞禽走兽及各种瓜果蝉虫随手捏来的境界。

张龙贵在制作面塑

    知识链接>>>>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民间工艺品,以糯米和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形象。

    “哇,这个哆啦A梦太可爱了!老师,这用什么材料做的?”10月18日,当记者在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武侯浓园大洋洲主题分会场的“时间记忆”国际非遗手工艺展现场见到张龙贵时,几名身着武侯实验中学校服的学生正被他面前形形色色的面塑吸引着,你一言我一语地请教他关于面塑的问题。对于学生们的提问,张龙贵总是面带微笑地耐心讲解。他告诉记者:“要抓住一切机会让更多人了解这门民间传统艺术。”

张龙贵为孩子们讲解面塑制作方法


面塑《成都茶馆》

   潜心钻研指尖艺术

    今年44岁的张龙贵是四川成都人,从小便看着祖父和父亲捏面塑,家庭环境的熏陶,培养了他最初的兴趣。9岁那年,张龙贵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面塑制作技艺,35年来,他用一双巧手,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

    张龙贵至今仍记得自己制作的第一件面塑作品——一只兔子。“一做好,我立刻将其拿到父亲面前,得到了父亲的夸赞,把我高兴坏了,从此对面塑制作更感兴趣了。”张龙贵回忆道。

    张龙贵每天都会在自己的面塑架前摆放白色、肉色、粉色、红色、蓝色、黄色等8个主要颜色的面泥,以便在顾客有需要时现场制作。这些面泥都是他自己制作的。

    据张龙贵介绍,制作面泥时先将面粉、糯米粉、防腐剂、蜂蜜和水等按一定比例调和均匀,将生面反复揉制成面团,然后将其放进锅里蒸煮半个小时至熟,再取出熟面团反复揉搓均匀,使面团达到一定的柔韧度,之后将其放在口袋里晾冷,本色面泥就做好了。

    “在制作面塑时,按需取一块本色面团,压成小饼子,按照比例加入自己需要的食用色素反复揉搓均匀,就可以制作任何一种面塑作品了。”张龙贵说完便取出一小块面泥,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再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孙悟空面塑形象便制作成功。

    “面塑制作讲究的是心性,看起来简单,但要做到形神兼备却并非易事。”比起面塑的外形,张龙贵觉得更重要的是所制作的面塑作品的文化内涵,“捏面人的技术再娴熟,外形做得再像,但不知道人物出处,说不出面塑形象背后的文化内涵,那做出来的面塑就称不上艺术品,只有充分了解面塑形象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让面塑看起来更鲜活。”

    为了让自己捏出的面塑作品更生动形象,张龙贵除了常常观看时下流行的、孩子们喜欢的电影、动漫作品外,还经常通过书籍、生活了解、观察人物或者动物的特征,揣摩人物心理,力求作品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比如在捏关羽的面塑时,张龙贵不仅要想象关羽的样貌,还要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其性格、生活的年代以及发生在他身边的故事。“只有这样,制作出来的静态人物才可能鲜活。”张龙贵一边捏着面塑一边对记者说道。

面塑《关公》


张龙贵的面塑作品

    在坚守传统中与时俱进

    记者发现,在张龙贵的面塑桌上,除了摆放有栩栩如生的关羽、孙悟空、铁拐李等传统面塑形象外,哆啦A梦、蜡笔小新、小猪佩奇、猪猪侠等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卡通形象作品也令人拍案叫绝。35年来,张龙贵一方面坚守着传统面塑的根,一方面跟随时代的发展潮流,勇于探索创新,制作出了许多深受欢迎的面塑作品。

    “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面塑的制作技艺才能不断进步。”多年来,张龙贵刻苦钻研面塑艺术,走访了多位名师,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借鉴众多艺术门类的基础上对面塑技艺加以优化和改良,同时不断融入时代元素、地方特色,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面塑《关公》是张龙贵将泥塑的雕刻手法运用于面塑制作的一件代表作。2002年,张龙贵拜师蔡氏泥塑第四代传人、著名泥塑艺术家蔡大权,学习雕塑技艺,学成后他将泥塑的雕刻手法与面塑制作手法融会贯通,制作出来的面塑作品更具表现力和生命力。“这座高56厘米的《关公》的盔甲是用泥塑的雕刻手法制作的,看起来更真实一点。”张龙贵用双手托起面塑《关公》对记者介绍道。

    面塑《成都茶馆》则是张龙贵结合成都传统特色所创作的一件作品。该作品通过6位在成都茶馆里喝茶、掏耳朵、抽长烟杆等形态的清代人物形象表现出成都人由来已久的闲适生活。据张龙贵介绍,平时他一有空便喜欢四处转转,看到有特别感兴趣的生活故事,便会将其用在面塑创作中。

    和面塑打交道30多年来,张龙贵创作出了《成都茶馆》《关公》《孝敬父母》《爷爷和孙子去卖酒》等一件件极具艺术价值的面塑作品,这些作品曾多次在成都图书馆、成都西村创意产业园展出,无不凝聚着张龙贵对面塑艺术的执著,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指尖匠心的魅力。

面塑《爷爷和孙子去卖酒》


面塑《孝敬父母》

    让面塑拥有更多传承人

    张龙贵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小时候自己跟随父亲骑着自行车走乡串镇,在街头巷尾摆摊售卖面塑的情景。“由父亲创作出来的面塑作品,总是深受群众特别是小孩子的喜爱,给他们带去了不少欢乐。”张龙贵回忆道。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因工艺复杂,经济效益相对较低,面塑这一源自民间工艺人谋生的技艺正逐渐萧条,潜心从事面塑的艺人越来越少。如今在成都街头,除了一些主要景点,我们已经很难看见面塑艺人摆摊谋生的身影。

    面对困境,张龙贵却从未放弃过这门技艺,他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坚持着,传承着,发扬着。

    “面塑这一传统民间技艺是不能丢的,其传承还要从教育入手,从学生时代抓起。”张龙贵为了能够将面塑制作技艺传承下去,除了平时制作作品外,几乎每周都会到成都各中小学校、各社区参加“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活动,对扩大成都面塑的社会影响,唤起全社会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传承发展非遗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10月18日上午,张龙贵为成都市红牌楼小学的孩子们上了一节面塑课。课堂上,张龙贵为孩子们详细介绍了面塑艺术的不同手法,并现场示范教学如何捏兔子和小鸟等各种艺术形象。在张龙贵的指导下,一个个面团在孩子们的手里经过拿捏、刻画等步骤,一件件造型古灵精怪、颜色丰富多彩的面塑作品跃然指尖。

    当然,张龙贵也有自己的徒弟,至今共有6人拜入其门下学习面塑技艺。张龙贵的爱人廖艳辉便是他的徒弟之一,也是一名面塑传承人。他们二人因面塑结缘,现在9岁的孩子也跟着他们一起制作面塑。“希望我的孩子能继续将面塑技艺传承下去。”张龙贵说。

    平时除了带徒授艺外,张龙贵还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先后受邀出访马来西亚、新加坡、迪拜等地,所到之处其面塑作品均受到人们的喜爱。“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传统技艺带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认识面塑、了解面塑、传承面塑。”张龙贵表示。

当前:A4(2019年11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