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志愿服务力量 共筑美好生活梦想
——四川省志愿服务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杨文娟 胡桂芳

 

    ●新闻提示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志愿服务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志愿服务条例》为引领,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深入推进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化、运行机制化、项目品牌化、平台综合化”,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文化,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进一步凸显了服务大局所需、参与社会治理、引领文明新风的发展趋势,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发挥了积极作用。

 

    凡人善举凝大爱,巴蜀大地沐新风。

    在四川,从楼堂馆舍到大街小巷,从赛事场馆到田野乡村,从救灾一线到旅游景点,处处都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广大青年积极奉献,男女老少纷纷走上志愿服务岗位。在志愿服务精神的激励下,千千万万志愿者用爱汇聚成一缕缕阳光,照耀着巴蜀大地。

    随着四川省志愿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志愿服务工作合力不断增强、志愿者队伍迅速壮大、志愿服务效能进一步凸显,志愿服务不仅成为越来越多四川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成为了新时代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一种实现途径,不断引领社会迈向新的精神高度。

    ●织密组织运行体系,强制度建队伍

    目前,四川省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的志愿者超过800万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3万余个,21个市(州)全部建立了由文明委领导的志愿服务总队,常态化开展的各类志愿服务项目活动近6万个,形成了覆盖市、县、乡镇、社区的志愿服务组织架构。全省各地基本形成文明办牵头,民政、团委、组织、教育、文化、卫生、公安、环保、工会、妇联、省(市)直机关、旅游、交通、城管、残联、红十字会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

    四川省对志愿服务的重视屡见于全省重要会议和政策文件。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要求“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四川省志愿服务条例》《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开展全省志愿服务活动的任务分工方案》《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方案和任务分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都对发展志愿服务工作、发挥志愿服务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与此同时,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民政厅等部门单独或联合出台相关配套文件,推动建立健全志愿者招募注册、统计、记录等制度,完善志愿服务供需对接、信息数据共享交换汇集等机制。

    为了进一步扩大全省志愿服务“朋友圈”,2015年,四川省文明办联合省委组织部、教育厅、民政厅等省文明委成员单位以及21个市(州)共同建立了全省学雷锋爱心联盟,在全省183个区(市、县)搭建爱心帮扶和邻里互助平台,构建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体系。

    近年来,四川志愿服务从零星、分散的活动到有组织、有规模的策划,再到叫响全国的品牌活动,组织化、制度化程度越来越高,志愿服务的四川特色渐渐形成。四川省各级财政逐步扩大财政资金对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支持规模和范围,加大志愿服务组织运营经费投入;依托四川省志愿服务基金会,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发展;联合或支持有关部门开展志愿服务项目交流培训、志愿服务项目比赛等活动,推出了“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项目”“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组织”等先进典型……制度化支撑、项目化运作、专业化发展,四川志愿服务事业在精耕细作中不断结出硕果,众多志愿者携手前行的大爱四川正在绘就。


    ●党建引领聚合力,服务大局惠民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志愿服务以奉献他人、服务社会为主题,是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的一个重要举措。近年来,四川省志愿服务工作以党建为引领,将学雷锋志愿服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打造如“四川志愿·携手圆梦”“为民服务争先锋”“暖冬行·爱传递”的志愿服务品牌,开展一批惠民生、内容实、有影响力的专业志愿服务,不断推动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

    11月20日,第六届四川省道德模范事迹巡讲报告会在攀枝花学院礼堂举行。随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缓缓走上讲台,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位老人是76岁的老党员丁爱谱,作为攀枝花第一代建设者,她把青春和一生献给了这座城市,退休后她又成立了“丁爱谱工作室”,一心扑在为民排忧解难上。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大家纷纷加入志愿服务团队,如今攀枝花市已建成“爱谱连锁党代表工作室”193家,汇集志愿者3万多名,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3200多件。

    作为具有先锋模范作用的共产党员,更应在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雷锋精神、志愿服务精神中发挥表率作用。在四川省的有力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党员志愿服务组织涌现,越来越多的党员志愿者积极投身各类党政关注、群众急需的社会服务中。

    党员干部带头,这是四川省志愿服务工作的鲜明特点。2013年底,四川省委组织部下发《关于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的意见》,要求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项目或服务岗位,经常性地为居民提供帮扶服务。从此“党员义工日”成为常态,全省各地党员深入街头、院落,通过开展便民利民、法制宣讲等志愿服务,将党的温暖和社会的爱心传递到群众心中。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是四川省志愿服务工作的明确方向。近年来,共青团四川省委依托各级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四川省脱贫攻坚、抗震救灾、生态环保、文旅发展、大型赛会等志愿服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四川省民政厅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等重大战略,重点在社会救助、社区治理、社会事务、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慈善社工等领域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四川省文联进一步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文艺惠民、文化育民,全年持续深入开展“送欢乐 下基层”系列文艺惠民演出活动,积极推出“到人民中去”、文化“三下乡”、“七进”等送文艺到基层活动。

    聚焦民生关切,立足增强群众获得感,四川省将志愿服务工作重点放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医、助学方面,在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管理规范化和活动常态化方面下功夫。省总工会组织开展“四季送”“农民工平安返乡”“帮扶困难职工”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省妇联大力开展“农村巾帼互助队”“幸福使者”志愿服务活动;省文联持续深入开展“送欢乐 下基层”系列演出,多次组织全省文艺志愿者深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开展文艺惠民活动;省关工委扎实开展儿童关爱保护保障工作,广大五老志愿者常年结对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让他们生活得到保障、心灵充满温暖……全省广大志愿者把热情融入为民服务全过程,以真情暖人心,以服务聚民意,不断提升巴蜀大地的温度和活力。

 

    ●深耕基层社区,助力社会治理创新

    “冬季来临,天气干燥,是火灾的高发季节,那么,家庭防火要注意哪些呢?”11月24日,成都高新区草池镇绛溪社区联合草池政府专职消防队开展了消防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消防志愿者结合全国重特大火灾警示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介绍各类火灾特点、日常家庭防火注意事项,发放消防安全知识宣传资料,向居民介绍如何使用灭火器和初期火灾的扑救等消防安全常识,赢得了居民点赞。

    近年来,为有效引导志愿服务扎根基层,真正实现志愿服务的零距离,四川省加快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按照“有固定场所、有稳定队伍、有统一标识、有活动项目、有服务对象”的标准,目前全省各地积极推进标准化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组建了专业化社区志愿服务队,搭建起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的对接平台。成都、绵阳、宜宾、遂宁、乐山、广元、自贡、攀枝花等市的注册志愿者数已超过居民人口数的13%。

    与此同时,全省各地依托社区志愿服务站点,以“邻里守望”为主题,广泛开展社区家政、心理疏导、医疗保健和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走进基层窗口、社区院落。在成都,“社工+志愿者”社区模式得到大力推广,社区志愿服务管理培训不断强化,社区志愿服务要素保障不断落实;眉山着力推进城乡社区志愿服务阵地建设,311个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实现全覆盖,村级志愿服务站点建设覆盖率达90%;绵阳市强化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化建设,明确10个重点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各社区根据群众所需、志愿者所能推出月计划和周安排,实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志愿组织接单;雅安市按照“六有标准”和“应建尽建”原则,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成区(雨城区、名山区、经开区)建站近300个,基本形成点面结合、覆盖全市建成区域的志愿服务站网络;遂宁市叫响“志愿服务、党员先行”,实行“群众点单、社区定单、组织派单、支部领单”的党员志愿服务模式……

    社区是城市管理和服务的“神经末梢”,随着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的强力推进,志愿服务在社区居民价值引领、道德示范、互助合作等领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打通了促进社会共治共享的“最后一公里”。

 

    ●志愿服务绽芳华,凝聚乡村振兴力量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服务供给和人才供给,而志愿服务因其在社会资源调动方面的巨大优势能较好地填补这一空白。

    近年来,四川省注重让志愿服务活动走进乡村,按照省委、省政府《文化惠民扶贫专项方案》任务分工,各地各部门精心打造扶贫志愿服务项目,实施扶贫志愿服务行动,推动贫困地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鼓励和支持青年学生、专业人才、退休人员等参与扶贫志愿行动,建立扶贫志愿服务组织,构建贫困地区扶贫志愿服务网络。通过建立学雷锋爱心联盟,在全省88个精准扶贫县搭建贫困地区爱心帮扶和邻里互助平台。同时,启动“阳光工程”——中西部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行动,招募农村文化服务志愿者,组建文化志愿服务队伍。

    今年暑期,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教育厅、团省委联合开展了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发动全省119所高校和419所中职院校,组建8500余支团队共40万名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来到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凝聚脱贫攻坚力量,四川省扶贫开发局深入实施《四川省扶贫基金会志愿者管理办法》,积极组织和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参与全省脱贫攻坚和扶贫公益事业;民政厅依托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招募管理扶贫志愿者、发布扶贫志愿服务项目,积极引导全社会以多种形式参与脱贫攻坚志愿服务;省妇联着力打造“农村巾帼互助队”项目品牌,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在21个贫困村分别建立一支农村巾帼互助队、巾帼护幼网队、巾帼助老队、坝坝舞队,开展“家风家教大讲堂和书香阅读活动”,根据农村妇女需求开展延展服务项目;2019年5月30日,四川省科技志愿者总队正式成立,逐步形成“省-市-县”三级科技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组织广大科技志愿者走进社区、农村,大力开展实用技术推广、科技活动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志愿服务广泛深入融入到四川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了激励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砥砺前行,2013年以来,省文明办、省志愿服务基金会在全省已成功举办6届“四川志愿·携手圆梦”四川省志愿服务评选活动,评选表扬“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项目”60个、“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组织”60个、“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社区”60个、“四川省十大最美志愿者”60人、“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600人。2015—2018年,四川省荣获全国“四个100”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59个。

    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如今,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扎根在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乡村繁荣振兴、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更大贡献。

当前:A1(2019年12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