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坝坝电影”点亮乡村夜晚
本报记者 漆世平

 

    农村电影的放映,对于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农村电影的发展轨迹,农村电影工作的内涵从工程建设扩展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政府投入方式从专项资助转到购买公益服务,技术体系从胶片放映转到数字传输放映新体系……70年来,“坝坝电影”点亮了许许多多乡村的夜晚,也见证了农村文化生活的变迁。

    开创中国农民看电影的新时代

    “我们带着人民的热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人民电影新的天地,要我们勇敢去拓荒……”今年80岁的罗培德站在一台16毫米旧式电影放映机前,情不自禁地哼起了这首《电影放映队之歌》。每当唱起这首歌,罗培德都会回忆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与同事去乡镇为农村群众放电影的场景。

    1950年6月,当时的文化部电影局在南京举办放映人员训练班,该训练班的主要任务是为广大农村培养放映员。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放映员培训,该班培养了一批放映人员、组成600个放映队,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电影送到了辽阔的农村,开创了中国农民看电影的新时代。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1955年3月,16岁的罗培德应招加入了原宜宾专区电影队,经过半年的培训学习后,他被分到宜宾电影中队,成为了一名电影放映员。

    加入电影放映队后的十余年间,罗培德从宜宾电影中队到宜宾县505电影放映队,再到筠连县506电影放映队、筠连县电影队,1972年调回宜宾市电影公司,直至1999年退休后仍继续坚持为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贡献力量。

    至今,罗培德依然记得自己第一次下村放电影时的情景:那是1955年10月的一天,罗培德在观音场镇的一个学校操场放映《南征北战》《白毛女》等几部影片,当时来看电影的群众人山人海。在《白毛女》的放映过程中,全场观众都被剧情感染了,许多观众失声痛哭,“哭声把扬声器的声音都盖住了。”

    在宜宾县505电影放映队时,罗培德与其他3名同事一同负责宜宾县的泥溪、蕨溪、观音等五个地方的电影放映工作。每当到达放映点后,罗培德与同事分工开始检查设备、试机、架设银幕……准备工作做好后,观影群众也陆陆续续地来了。

    “当时我们农村的文化娱乐活动少,几乎每一场‘坝坝电影’都是人山人海的,许多群众专程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来看电影,看完电影又趁着月色回家。”观音镇85岁的村民唐明清回忆道。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农村电影放映题材逐渐增多。作为宣传党的政策、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这时期的农村电影放映充分考虑了广大农村群众的欣赏水平,罗培德和同事在放映前都要作剧情介绍,帮助广大农民群众看懂看好电影。“在电影放映前,我们经常用顺口溜、快板、朗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宣传。”罗培德说。

    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观影需求

    上世纪70年代,继罗培德这一批农村电影放映员之后,一批年轻小伙子又加入到队伍中来。辛正林、罗戎便是其中的两位。

    “千朵花儿万朵花,千朵万朵金达莱花,我爱妈妈一片忠心,花儿一样盛开怒放……”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是辛正林放映过的影片中印象特别深刻的一部。“那个年代物质和文化相对匮乏,《卖花姑娘》对当时的农村群众来说无疑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精神大餐。每次看完影片,观众都哭得稀里哗啦的,因此当时曾有看《卖花姑娘》要带好几条手绢的说法。”辛正林讲述道。

    1972年,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村地区放映需要,宜宾开始发展社办电影队。17岁的罗戎成为高县古叙公社电影放映队队长,也是宜宾地区首批社办电影放映员。

    据罗戎回忆,那时的农村每家每户都安装了有线广播,每当要放电影时,都会提前两三天将要放电影的消息通过公社的广播站通知全社村民,到了放映时,很多观众都会从一二十公里外步行前来观看电影。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为了改善农民群众看电影的条件,1.3万个集镇影院和6万多个售票放映点在全国兴建,使广大农民能够和城里人一样坐着看电影。农村集镇电影院的兴起,基本满足了农民群众的观影需求。

    1998年,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等五部委提出实施跨世纪农村电影工程和文化建设项目——农村电影“2131”目标,即在21世纪初,基本实现每一个行政村每一个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2006年年初,农村电影“2131工程”正式明确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纳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项目。

    “为了更好地传播党的声音,将更多精彩故事带到农村,当时宜宾专门成立了以副市长为组长的宜宾市农村电影工作领导小组。”据宜宾市映三江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健介绍,宜宾市财政投入专项经费,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到2019年全市已建成150余支农村电影放映队。

    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宜宾市南溪区刘家镇大庙村48岁的村民陈容几乎不会错过村里放映的每一场电影,《流浪地球》《港珠澳大桥》《战狼》……每一场电影她都带着期待而来,载着满足而归。

    “前几年,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除了看坝坝电影,就是串门、打牌。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不仅每月都可以观看一场电影,还可以到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外的文化活动广场跳舞健身,到农家书屋、农民夜校学种植养殖技术、聆听道德模范事迹,不仅身体更健康了,心情更愉快了,精神文化生活也更丰富了。”陈容对记者说。

    近年来,为了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把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依托农家书屋、农民夜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所,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今年9月大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揭牌,我们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丰富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我们发动村民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乡风文明、星级农户评选以及道德讲堂、文化讲堂、家风讲堂等活动,不断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在提升农民文明素质的同时,也不断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刘家镇党委副书记李科介绍道。

    如今在中国的广大农村,从农村电影放映队到电视进万家,从农家书屋到文化馆,从农民夜校到道德讲堂,从传统节日活动到乡风文明建设……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明和谐的农村故事更加精彩。

当前:1版(2019年12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