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融入共享互助的服务、融入助困扶弱的行动、融入信息传播的平台,切实将群众组织起来、宣传起来。
抓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正能量。清单明需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镇村所站和企业商圈点,每月制定文明实践活动清单,让不同需求的群众均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熟人讲故事——坚持身边人讲身边事,组织“三讲三赞”坝坝会、“百姓故事会”1500余场次,引导群众记党恩、跟党走。邻里聚亲情——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举办“社区春晚”“巾帼风采”“重阳敬老”等主题活动,在居民小区聚人气、凝共识。
重整合,以共建共享互助精神搭建融平台。政务信息共享——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和网格员管理平台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平台集成共享、共通共融。公共服务阵地共享——整合办公场地、综合文化服务站、文体广场等空间资源,整合、规划、打造公共空间,建成527个文明实践站(点),作为党组织、群团组织、志愿者组织、社区实践共享活动空间。社区资源共享——文明实践站(点)设立“共享工具屋”“共享书屋”500余个,居民将家中闲置器具、图书拿出来共享,提高使用效率。建立271个社区(小区)老人共享厨房、4:30小孩欢乐室,让老人和小孩愿在其中、乐在其中。
播仁爱,以助困扶弱真情凝聚向善强力量。困境儿童“松柏伴成长”——评选“新时代好少年”,颁发“自强勋章”,通过正向激励培育困境儿童的自立自强意识。116个志愿服务团队,1300余名志愿服务教师和大学生为全区2100余名困境、留守儿童推行心理健康检测、关爱陪伴、困难帮扶“三个全覆盖”。孤独老人“夕阳乐关爱”——215个小区院落实施“夕阳关爱”行动,组织陪伴1小时、爱心午餐、共过节日、生日聚会等志愿服务活动,6000余名孤独老人实现老有所乐。残障人士“助困促就业”——成立残障人士创业救助帮扶中心,建立100万元助残扶弱专项基金,建立1000余个创业就业扶持点。全区建立心理辅导、挂号义诊、爱心理发、家具维修等723个特色志愿服务队,服务13200余人次
搭金桥,以空中e家连线唱响党的好声音。搭建“游仙文明实践云”——建立以“传思想,讲最新理论”“传三观,讲励志故事”“传政策,讲典型案例”“传文明,讲中华文化”等7个平台为核心的游仙新时代文明实践手机APP,目前注册用户达8万余人。开通“乡村大喇叭”空中讲堂——组建25支“学习强国”线下讲师团、农民讲师团,招募136支以新乡贤、五老为主体的“游仙乡音”义务讲书队,开讲2000余堂次,用大白话讲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