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重庆市渝北区的乡村,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淳朴民风扑面而来:各种各样的花草,把乡村院落装扮得充满活力;整洁干净的硬化乡村公路和绿化美化,让人感受到这里就像是一座乡村公园……文明乡风,已开始为正在振兴的渝北乡村添彩。
围绕乡村振兴推动文明乡风
“围绕乡村振兴,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添彩。”渝北区文明办负责人说,“我们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放到了文明乡风建设上。”
按照区委、区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的规划,渝北围绕乡村振兴进行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大了农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感动人物、最美人物、脱贫光荣户等的评选力度,深化“家风润万家”、“孝善巴渝”主题实践等活动。
据渝北区文明办负责人介绍,渝北区利用春节等传统节日,全区开展民俗文化活动1000余场,有数万名群众参与;传统节日期间,组织1200余名志愿者,开展为困难群众送温暖等活动110余场,帮扶、劝导、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400余场;开展的文明风尚进农家活动中,通过开展文明礼仪、农业技术、政策法规等“新农村新生活”专题培训、文明院落、清洁户评选、文明礼仪竞赛和文化体育等活动,引导村民养成科学、文明、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同时,注重发挥区内3个全国文明村镇、31个市级文明村镇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各镇村突出自己的特色,抓好文明村的创建。今年,已将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的6个区级文明村推荐参评市级文明村。
移风易俗促进文明乡风
在渝北区乡村,“十抵制十提倡”公益海报随处可见。这是围绕乡村振兴开展的移风易俗活动宣传。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中,由区文明办牵头,渝北开展了“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这是移风易俗促进文明乡风的一项重要内容。专项行动通过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一约四会”制度,在全区实施婚丧礼俗整治,遏制大操大办,治理封建迷信,破除愚昧低俗,树立新风。
在移风易俗中,渝北还根据乡村的特点,制定出台了《“弘扬文明乡风,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在乡村广泛推行“四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三创(创文明村、创文明集市、创星级文明户)”“两文化(传统文化、乡贤文化)”“一服务(志愿服务)”的“4321”文明乡风行动。
这“4321”活动还把家风家训、孝老敬亲等传统文化延续了下来。
在统景镇梅家坝有一座梅氏宗祠,每年的清明节,梅氏宗亲都会聚集到这里进行祭祖活动。在活动仪式上,梅氏宗亲理事会还要向获得孝顺儿女、好儿媳、好婆婆、和善家庭、和美家庭的宗亲颁发证书和奖品。
“其实,这就是一种慈孝文化。”渝北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这种健康的活动,就是敬老孝老活动内容之一。
环境整治展现文明乡风
今年,渝北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开展了美化乡村环境行动。这一行动按照“八改”(改水、改路、改电、改厕、改院、改圈、改房)、“六化”(净化、绿化、美化、硬化、亮化、文化)的整治要求,已整治农房13063户,受益群众近4万人。同时,建成13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打造完成13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建成市级特色小镇、居民新村、美丽宜居村庄各1个,建成农村精神文明示范点4个。
目前,渝北围绕乡村振兴进行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出一批美丽乡村。
大盛镇天险洞村在环境综合整治中,将农户家弃用的坛、罐等收集起来,用于点缀到沿线道路绿化、景观小品中,形成了颇有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石船镇胆沟村在人居环境整治中,不仅进行垃圾集中收运,还实行垃圾分类收集,为每个农户配备2个25升垃圾分类桶,实现了垃圾分类收集清运……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整治出生态宜居的村容村貌,还展现了文明乡风。
在农村环境整治中,渝北结合整治,开展“清洁户”“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文明院落”等的评比活动,把文明的乡风融于环境整治中。目前,已有10000余户挂上了“十星级文明户”牌子,评选出“清洁户”3810户、“文明院落”6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