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生就是选择。近年来,让孩子上一个好的学校在家长眼里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父母不惜重金为孩子择校或送其出国留学,给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的同时效果也不能保证。我认为,与其择校不如尊师。明智的学生家长不可小觑老师对子女成长、成才、成功的极端重要性,与其不惜代价、绞尽脑汁地为孩子找好的学校,不如回过神来、静下心来凭良知尊师。
尊师就应该把老师当亲人。孩子的老师事关自己的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事关自己家庭能否持续发展。故此,学生家长及家人很有必要把老师当亲人。既然当亲人,就有必要常联系、常沟通、常交流,这样既可以和老师详细交流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又可以让老师及时得知孩子的弱点、缺点和毛病,以便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因势利导。
尊师就应该把老师当恩人。老师是学生的恩师,对老师就应该有感恩的心。“感恩是一种幸福”,既然是幸福,就应该用心作为、用功坚持、用情坚守,而不应该只有教师节才记得老师,更不应该孩子上学时才看重老师,孩子不上学了就淡忘老师。
尊师就不要把老师当外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现实生活中,把老师当父母那样敬重、那样对待、那样热忱,大凡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不把老师当外人是很有必要做到的。因为一旦把老师当成外人,孩子在家的表现、孩子校外的情况、孩子入校前的状况等,老师就很难真正了解和及时掌握,老师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予以因人而异的教育和引领,就难以有效进行和如期实现。这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学业成绩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提升无疑是有损的。
尊师也不要把老师当完人。《吕氏春秋》有言:“事师之犹事父也”,我们对待老师未必能像对待父母那样周到细致,但也很有必要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少一些抱怨和责备;多一些真诚和慰藉,少一些虚伪和势利;多一些关爱和激励,少一些冷漠与责难。我们一方面要看重老师、尊重老师、敬重老师;另一方面,也不能把老师当完人那样苛求,当圣人那样要求,当神人那样奢求。
尊师也不必把老师当圣人。任何名师都不能被神化,也不能代替家长所发挥的作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才算健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