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卫东(敬业奉献)
■ 红墙下的平安卫士
张卫东,男,1968年10月出生,西城公安分局厂桥派出所政委。
从警31年,张卫东被称为“进能勇敢战斗,退能安居幕后”的“战斗型僚机”。2018年他临危受命办理“9·22”突发案件,率专班苦战两个月,被列入北京市政法委年度优秀典型案例;他累计接访3000余次,每次都让群众满意而归;培养徒弟超200人,曾在出警现场用40秒制服持刀歹徒,令徒弟们敬佩不已。

田刚印(敬业奉献)
■ 无人机行业领跑者
田刚印,男,1981年5月出生,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田刚印在地下室创业不为国外资金诱惑所动,2013年研制出的军用无人机被认定国际领先,将我国此项成果的研制提前5年以上。如今公司承担军方重点型号无人直升机和863等项目研制,产品实现了300公斤级向3吨级的跨越,应用于国防、海关缉私、电网巡检、灾情监测等多个领域。

喻中升(热心公益)
■ 亮丽风景的营造者
喻中升,男,1949年10月出生,原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检察员。
高检模范检察官喻中升退休后探访曾经插队的内蒙古,只见荒沙满目水库干涸,遂决心倾尽所有“回乡治沙”。刚做完肝癌手术的他带领工人移树播种围封打井,但因水利不足几十万元打了水漂。他并没有气馁,持续三年艰辛治理,终见草成片柳成阵榆成行。如今十年已过去,3000多亩荒漠已成美丽绿洲。

伊然(敬业奉献)
■ 社区放心的当家人
伊然,女,1967年12月出生,昌平区回龙观镇龙泽苑西区居委会主任。
凡事换位思考的伊然解决问题从不敷衍,疑难问题还在三个微信群里反复解释。社区周边道路工程被居民投诉扰民,她不厌其烦地与施工方沟通,对居民耐心解释,用至真至诚换来了各方的理解。在她的带动下,居民对社区工作一呼百应,大家都称她为好闺女、好大姐。

刘玉坤(自强不息)
■ 自强不息的拼搏者
刘玉坤,女,1958年11月出生,原残奥会运动员,现已退役。
曾6次破残奥会世界纪录的刘玉坤,退休后在2008年担任奥运会火炬手时感受到志愿者的专业服务,随后成长为北京首批五星级志愿者。为迎接2022年冬奥会,她加入冬奥会宣讲团,组建起旱地冰壶志愿者团队进行推广体验,还组建了“刘玉坤志愿服务队”备战冬奥。

赵鑫(敬业奉献)
■ 法律尊严的维护者
赵鑫,男,1983年5月出生,大兴区人民法院执行实施庭副庭长。
自2012年独立办案以来,赵鑫探索出流程化、模块化、标准化的快捷执行模式,简案快办,难案精办;近3年执行到位金额超13亿元,平均用时缩短3个月,被誉为“执行尖刀”。仅2017年他携团队结案近1400起;2018年圆满执结涉194名工人的民生案件,近1500万元的工资款全部执行到位。

李建华(敬业奉献)
■ “新国门”的建造者
李建华,男,1970年8月出生,北京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部副总经理。
在大兴国际机场主航站楼施工管理中,李建华率团队用“中国速度”相继攻克了世界最大减隔震体系施工、超大曲面钢网架安装提升等世界级难题,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方案”。2019年,大兴国际机场主航站楼工程获得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

张琳(见义勇为)
■ 低调救人的“眼镜哥”
张琳,男,1978年8月出生,中国联通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职工。
2019年9月5日,张琳去哈尔滨出差,回宾馆途中发现一人在水里扑腾,“我应该能救”,他对同事说完随即大步跑向河边,来不及脱掉衣裤鞋袜就跳入水中,将人救上岸后转身离去。随后,哈尔滨媒体发起了寻找见义勇为北京“眼镜哥”的行动。被找到后,张琳表示接受采访只为“鼓励做好事的人”。

闫永杰(敬业奉献)
■ 英雄先烈的抚慰者
闫永杰,男,1987年7月出生,延庆区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
2016年延庆区零散烈士墓抢救性保护工作启动后,闫永杰半个月就跑遍8个乡镇调查了72座烈士墓。清明时他和同事到墓前填土除草、静立默哀。烈士纪念墙工程启动后,面对风化难辨的碑文,他们冒着寒风多次来到八达岭烈士陵园,拓印、手抄、反复核对,最终整理出2165位烈士英名。

潘和永(热心公益)
■ 扶贫扶智的践行者
潘和永,男,1966年1月出生,北京商鲲教育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潘和永专门成立了商鲲教育扶贫办公室,形成了教育与就业捐赠消费相结合、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的扶贫模式。2017年去贵州考察后,他立即为西部捐赠图书1万册、免费接纳200名贫困生就读。多年来商鲲教育控股集团累计在全国捐款捐物、减免学费等超价值1.7亿元,1.6万余贫困生因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