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富顺县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目标,始终秉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理念,打造城市点线面,凝聚城市精气神,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2018年,富顺县在全省参与测评的73个县级城市中排名第一,实现首战告捷。2019年该县以继续保持全省“一流水平”为目标,突出重点、攻坚克难,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市民素质,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重难点问题,改善城乡风貌,引领文明风尚,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品位,打造文明幸福和谐美丽新富顺。
锻造城市“筋骨”,夯实创建基础,城市有颜值更有品质
该县以便民惠民为导向,持续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城市道路通畅、功能设施优化等惠民项目建设。投入6.5亿元,完成北湖南路、南环路、文庙正街、商业步行街、釜江广场等升级改造,建成釜溪湿地公园,新建文庙下广场、玛瑙山隧道、县人民医院隧道,完成老县衙和千佛寺广场建设,即将完成富达路、富州大道道路升级改造。
该县通过购置新能源公交车70辆、新开通公交路线8条、投入1600余万元,重点整治冬瓜山市场、吉安庄市场存在的堵乱等老大难问题、投入3636.24万元,升级改造5022个生活垃圾收集点、推进“厕所革命”,完成新改建公厕15座,无害化卫生户厕在建1220户等措施,使人民生活更加便捷舒适,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提升城市“灵魂”,弘扬榜样力量,千年古县劲吹文明新风
该县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紧密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最终惠及群众,不断提高市民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率。为保证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该县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发布“我为创建文明城市作贡献”“爱心社工站”等一批志愿服务项目,给予工作经费7万余元,用于开展文明劝导、关爱“三留守”人群等志愿服务,参与志愿者近1000人次;壹家爱心公益协会等组织主动走出去,争取到“壹基金儿童平安小课堂”等6个项目落地富顺,惠及群众2000余人;率先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创新提出“11345”模式,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六进活动,持续帮扶、礼遇历届道德模范,广泛开展第五届市县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向上推荐“身边好人”,充分运用榜样的力量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
纵深“塑体”,强化督导,实现城乡管理一体化精细化智能化
2019年以来,富顺县创新工作方式,建立一系列工作机制,强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向纵深发展。实施“流动红黄旗”评比制度,对每个乡镇进行300万元以下的奖补,提高乡镇积极性;建立“周排查+包片排查”双排查联动机制。截至去年12月底,该县创文办共收集各单位报送的周排查报告共11期,涉及问题600余个,整改率达80%以上;实行“处罚+抄告”制度,截至去年12月底,共抄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71人次;开设“不文明行为曝光栏”,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自曝光栏开设以来,落实问题整改138余起,问题整改率达90%以上。此外,在县城区内主要公共场所及重点区域新增监控23个,对乱闯红灯、斑马线不礼让行人、车窗抛物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抓拍,并通过富顺县融媒体中心的“富顺眼”APP、“富顺融媒”微信公众号进行曝光,督促市民文明习惯的养成。
2020年是创建第五届四川省文明城市工作的收官之年,富顺县将举全县之力,聚万民之心,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坚决打赢创文攻坚战。“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随着常态化管理的加强及一系列专项治理的开展,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千年古县、才子之乡、豆花之城的城市魅力将不断彰显。”富顺县创文办负责人对创建工作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