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绿色生活 文明就餐”活动倡导市民节约资源

 

    本报讯(记者 胡桂芳)1月13日,由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服务中心承办的“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成都市“绿色生活 文明就餐”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旨在倡导市民行动起来,节约使用资源,助力厨余垃圾前端减量。

    厨余垃圾的果皮可以自制酵素,菜叶可以借助堆肥桶制作肥料……活动现场,环保志愿者们积极向市民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和分类方式。

    记者了解到,成都作为国家首批33个餐厨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之一,目前正按照“集中规模化+分布小型化”的工作思路,建成集中规模化处理项目2个,处理能力达500吨/日;建成分布式小型化加社会协同处置项目17个,处理能力约800吨/日,运用中温厌氧发酵、好氧制肥、食腐类昆虫养殖、联合生物发酵、微生物水化、微生物发酵、油水分离后焚烧等7种方式进行厨余垃圾处理。下一步,成都将全面加大厨余垃圾的产生、投放、运输和处置的全过程监管力度,着力提升厨余垃圾的管理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扩大厨余垃圾前端分类减量试点范围,继续推广厨余垃圾油水渣分离等前端减量措施。图为活动现场。

 

当前:A2(2020年01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