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5日,北京冬奥组委启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全球招募,一个月以来志愿者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1月5日上午8点已突破63万。在报名申请人中,青年学生依然是主力军,达到了52万,占80%以上。(据新华社)
近年来,随着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不断健全,志愿服务品牌的不断打造,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形成了人人争当志愿者的良好社会风尚。志愿者们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无偿帮助。
奥运志愿者、社区志愿者、抗震救灾志愿者、环保志愿者……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志愿行动不断推动社会的文明进程:在奥运会期间,他们从最细致的工作入手,在每个环节上精益求精,以真诚的微笑服务,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在社区,他们利用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义务打扫卫生、宣传科学知识、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地震灾区,他们默默坚守奉献,提供运输物资、救援安置、心理辅导等多方面志愿服务;在环保领域,他们开展种树、捡垃圾、回收废旧电池、保护野生动植物等活动,宣传节约水资源、少开一小时电灯、少开一天车等环保理念……在广大城市和乡村,志愿者们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热情服务,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温暖的印记。
一个志愿者就是一个文明阵地,一群志愿者就是一片文明海洋。如今,日益壮大的志愿者队伍已经成为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展现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志愿者的默默奉献和积极行动之中,点滴爱心正渐渐汇聚成社会文明的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