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年货”送基层 欢欢喜喜过大年

    连日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走进全国各地,为基层群众送去文艺演出、文艺辅导、展览讲座等“文化年货”,在增添了年味的同时,也让基层群众在寒冷的冬季里感受到浓浓的暖意。文化进万家,不但丰富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让基层群众共享文化成果,还丰富了传统节日的内涵,弘扬了传统文化和民间文艺。

    惠民·为民·乐民

    文化和旅游部组织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煤矿文工团、国家图书馆等14家部直属文艺单位的小分队奔赴21个省110个县开展146项活动,将京剧、话剧、儿童剧、歌剧、舞剧、音乐剧、芭蕾、综艺晚会、交响乐、民乐、书法等送到基层,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烈、文明进步的浓厚节日氛围,凝聚团结进取、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9年12月27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文化文艺小分队在云南大理开展送书扶智、文化帮扶、文旅e家、非遗展演等文化志愿活动。巍山县、洱源县等地图书馆获捐27000余册图书;古籍修复师和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年画刷版、古籍修复、传拓等传统技艺;面向儿童的阅读沙龙邀请儿童文学作家与当地孩子交流畅谈,讨论如何通过读书传承文明、启迪人生。

    2019年12月5日至9日,中国煤矿文工团派出50余名艺术工作者组成的小分队,为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的广大群众带去“可口”的文化大餐。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鸿雁》《美丽的古丽》、饱含深情的歌曲《我的祖国》《英雄赞歌》、激情澎湃的歌舞《山笑水笑人欢笑》《不忘初心》……以“时代飞歌”为主题的音乐舞蹈歌会让昂扬奋进的正能量充盈侗寨苗乡。

    为精准对接基层需求,增强活动针对性、互动性,文化和旅游部将“菜单式”的内容安排与地方“订单式”的选择方式相结合,将各直属文艺院团可面向基层开展的大中小各类演出、艺术培训、结对帮扶等活动形成“菜单”交给各地,各地区结合扶贫工作重点、自身风土人情、百姓日常喜好等需求精准对接、精准匹配,精确选择,确认后加以精细化设计和安排,从而将最适合的文艺产品送到最需要的贫困地区基层一线。

    针对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语言和欣赏特点,专门安排歌舞晚会、儿童剧、综艺小品等艺术小分队;注重知名演员、一线艺术家以及创作人员参与,将下基层活动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采风相结合;注重慰问演出与长期结对帮扶相结合,对有条件的地方建立长期共建帮扶关系;注重下基层服务与学习红色精神、弘扬革命传统相结合,深化各类文化资源特别是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学习、观摩。

    从元旦春节直至2020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的文艺小分队将持续为基层群众送去惠民、为民、乐民的文化服务。

    深入基层 与民同乐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直属的中国广播艺术团在接到任务通知后,迅速制定出行计划,策划了由歌曲、器乐、相声、舞蹈等多种形式组成的演出方案,派出由著名喜剧艺术家、青年歌唱家、青年舞蹈家、青年相声演员等组成的强大阵容。

    2019年12月7日,桂北山区寒意渐起,柳州古宜镇南站社区却气氛火热,中国广播艺术团文艺小分队来到当地,为数百名现场群众奉献了精彩的演出。

    演出开始,主持人用刚学会的方言围绕当地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娓娓道来,迅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开场歌曲《幸福中国一起走》,民族气息浓郁、曲调优美,展现了新时代人们的新面貌;第二首《鸿雁》音乐响起时,文华奖得主、青年舞蹈家冯敬雅的身影出现在观众眼前,她的舞姿如行云流水,为观众勾勒出一副苍茫辽阔的画面,获得了阵阵掌声。

    由于场地有限,现场开始只安排了500个座位。但是随着音乐响起,附近社区居民都渐渐自发赶来,有序围在四周观看。整场演出在节目设置时考虑到广西当地观众的语言接受程度,因此大部分使用歌唱、模仿的表现手法,便于观众听懂、看懂。相声《吉祥祝福》描述了新时代藏族同胞脱贫致富的新面貌,生动展现了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牧区发生的巨大变化。

    本场演出在节目设置上还考虑到动静结合,力求节奏变化和层次丰富。青年演奏家张辉的一曲《牧民新歌》悠扬委婉,灵巧多变,获得观众热烈的掌声;歌手伊扬演唱了电影《建党伟业》主题曲《有一天》,将观众目光带往南湖那艘船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令人回味那改变中国历史的重要时刻……

    2019年12月17日,在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过后,中国广播艺术团文艺小分队来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光东村,冒着风雪把精彩的演出送到当地群众身边。节目内容雅俗共赏,讴歌新时代,弘扬主旋律,有独唱、器乐独奏、相声、合唱等表现形式。

    “品雪听风虽惬意,心有所思却无暇”……演员们一曲《红太阳照边疆》,引发在场观众共鸣,他们不禁走到台上与艺术家共舞互动,在昂扬的旋律里互相激励、感染着,将演出气氛推向高潮。

    据介绍,中国广播艺术团还将在春节期间赶赴吉林省通榆县和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等地,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艺术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用文化文艺助力脱贫攻坚

    中国文联组建79个小分队和23支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小分队,延续以往小型化、灵活机动、人员精干的文化文艺小分队形式,深入66个县开展慰问演出、文化帮扶、文艺培训、辅导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文艺活动,走进田间地头,深入百姓家中,为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广大群众加油鼓劲。

    “把足迹带向崎岖的山路,把温暖带入高原的深处,把关怀带进深山和峡谷,把帮扶送进千家和万户……”2019年12月14日,中国文联、中国曲协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走进贵州沿河举办专场演出,青年演员张武科用一曲表演唱《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豪迈地唱响精准发力、打赢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嘹亮歌声。

    2019年12月23日至24日,书法家张坤山、林阳、龙开胜等来到山东临沭的中小学校园举办书法公益大讲堂讲座;贴近干部群众,写春联送“福”送“寿”,把2020年中国文联、中国书协“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同心同书·祖国新春好”书法文化惠民公益活动送到当地百姓身边。

    送文化,也要“种”文化。

    在广西三江,评弹艺术家陆锦花与当地的琵琶爱好者结对子,创编《山歌好比春江水》,将苏州评弹和侗族琵琶有机融合起来。“送欢乐,也要种文化,结对子就是种文化的表现。”陆锦花说,通过结对子,不仅把文艺节目和问候带给基层群众,也能为当地培养文艺人才出一份力。

    “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这次文化进万家活动将更具时代气息、历史意义。”中国文联副主席李前光说,此次活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作为重点,吸引基层百姓参与活动,让基层百姓在活动中感受党的温暖。

    本版编辑综合

 

当前:A4(2020年01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