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清华 风骨永存
——读《大家小絮——风骨清华人》
唐宝民

    在《大家小絮——风骨清华人》这本书中,张克澄先生披露了许多深藏于历史深处的清华往事,从一个清华子弟的角度讨论了清华园的文化传承,他所记述的点滴细节,让我们看到了清华园中的大师风范、爱国精神,“从数段小絮中演映出大千世界,从大师礼赞中看到了峥嵘岁月。”

    黄克智院士是著名固体力学家,关于黄克智,作者在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令人感动的事:“1991年黄克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当时院士制度刚恢复,绝大部分学校都没有一个院士。于是有几所大学提出愿出高薪聘请他去挂名,待遇十分优厚,每年只要去两个月,不仅年薪是清华工资的十几倍,还提供一套永久居住的房子。这对于一个长期生活清贫的家庭而言不啻‘脱胎换骨’,但是黄克智谢绝了。他认为,作为清华人,清华培养了自己,理所当然应该把自己的一切全部回报给清华。所以他当院士以来,从没有在外校兼职挣过一分钱。”

    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贯穿着生命的始终。

    本书中有一段关于往事片段的描写,让我对老一辈清华学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感触:1937年7月,在卢沟桥的炮声中,作者的父母及一些留学生告别了战火笼罩的北平,经南京到了上海。8月7日,他们登上了驶往欧洲的轮船。当船缓缓驶出吴淞口时,望着在日寇的炮击下黑烟笼罩的上海,父母和同行的卢嘉锡等人个个脸上流淌着泪水。他们怀着学好本领早日回来报效祖国的决心,把眼前的这一幕永远地刻在了心上,终生未忘。

    无论岁月怎样流逝,清华学人的风骨将永远留存于人们的记忆深处。《大家小絮——风骨清华人》再现了老一辈清华学人的风格、操守及爱国精神,见证了大师们的无私风范和家国情怀,读之,思想可以得到深远的启迪。

当前:4版(2020年01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