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或许身材并不高大,但人格高尚;他们或许不追求容貌靓丽,但心灵美丽;他们或许默默无闻,但所做的点点滴滴却如百川汇海,温暖了这个社会,也暖热了我们的心。他们在我们的身边努力地散发自己的光与热,守护身边人生活的安全与宁静,在他们的身上,我们总能得到一份感动。

李燕在车站监督工作

“最美新娘”李燕
“最美新娘”李燕:
坚守岗位取消婚礼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有许许多多平凡的人在一线筑就了疫情防控的牢固屏障,成都地铁5号线石羊立交站的值班站长李燕就是其中之一。
李燕的未婚夫沈灿来自湖北孝感,是成都地铁4号线的一名电客车司机。李燕和沈灿原本计划于今年2月1日一起回湖北完成婚礼仪式,实现她成为“湖北新娘”的心愿,然而,肆虐的疫情打乱了他们所有的计划。
起初听闻湖北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李燕和沈灿就立即意识到,举办大型婚宴聚会可能会在疫情传播中造成潜在隐患,他们马上与家中的长辈商量,主动提出取消婚礼,虽然长辈一开始很难接受,但他们最终以情动人地说服了长辈。
临近春节,疫情愈发严重,李燕仍然坚守在岗位上。为了有效地防控疫情,车站的日常工作变得更加繁忙而谨慎:车站消毒频次增加,对乘客的引导和解释工作更加细致具体,公共卫生间的卫生管理、车站消毒物资的配备监管、员工的安全防护工作全部加强……作为值班站长,李燕要对车站的每一项工作进行盯控,当看到微信工作群里每天繁重的工作安排和一排排回复“收到”的熟悉头像,当看到车站里每一位同事紧张有序的步伐和更加忙碌的身影,李燕决定取消休假,留下来和大家一起并肩战斗。
如今,李燕和沈灿每天都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一个在车站里做好乘客的服务保障工作,一个在隧道里穿行往返运送乘客,他们虽不在同一条线路上,但两个人的心始终连在一起。
战“疫”在一线的李燕,虽然没能及时披上婚纱,而是戴上了口罩,但她仍是最美的新娘。
(本报记者 赵青)

何海生日常营业(资料图)
“四川好人”何海生:
心系疫区无私捐款
2月5日,何海生在家里陪两个女儿看故事书,家里老旧的彩色电视上播放着与疫情相关的新闻……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他的烧饼店已经歇业一段时间了,但何海生觉得自己应该为大家做些什么有贡献的事儿。
在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何海生算是一个“名人”——他是2018年4月的“四川好人”、第五届蓬溪县道德模范。何海生2017年见义勇为、勇救落水老人的故事,在蓬溪县广为流传,蓬溪人提到他总是交口称赞,夸他“淳朴善良”“乐于助人”。
平日里早已经把做好事当成了习惯的何海生,在了解到疫情的消息之后,自然是坐不住的。“我的心里总是牵挂着,一直想要做点儿什么。一开始也想过去当志愿者,但是家里的两个女儿和老父亲都需要我照顾,后来我就想,既然出不到力,那就出钱吧!”何海生的话和他的人,都是那样的朴实。
那天,何海生在微信通讯录里翻找到了蓬溪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他郑重其事地向对方发送了一段话:“我想为这次的抗击疫情出一份自己的力量,为祖国、为武汉人民加油……我找不到捐献的渠道,麻烦您帮我代劳一下。”随后,他向对方转账了500元钱。
何海生唯一的收入来源,是他经营的一家不足3平方米的烧饼店,店里的微薄收入维持着一家四口人的开支。疫情防控期间,何海生主动关闭了店铺,这500元钱是他在暂无收入来源的情况下拿出来的。“等烧饼店恢复营业了,我还想再捐款。”何海生说。
何海生的善行感动了身边的不少人,附近的居民王晓容说:“我们经常到‘烧饼哥’何师傅这里买烧饼吃,他人特别好,愿意去帮助别人。他的这次捐献行为对大家起到了号召作用,他是我们的榜样。”
听闻邻里对自己的夸奖,何海生不好意思地摆了摆手:“没想到我做的这点儿小事能带动周围的人,觉得很开心。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本报记者 杨文娟 实习记者 袁矛)

罗泽仁(左一)到居家隔离人员家中了解情况
“领头书记”罗泽仁:
疫情不止战斗不息
“一定要勤洗手,家里要勤通风,做好卫生清洁和日常消毒,尽量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出门谨记戴口罩……”“刚从外地回来的返乡人员请自行居家隔离14天,如有发烧、咳嗽等不适,请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近日,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竹寿镇东风村付家坪子的卡点上,人们总能看到东风村村支书、村主任罗泽仁的身影。
“罗书记是一位好书记。”说起罗泽仁,东风村的村民总是赞不绝口。2013年罗泽仁担任东风村村支部书记后,面对村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村民普遍贫困等问题,以强化基层组织执行力、增加群众收入为目标,提出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并针对性地开展蚕桑技术指导,使得东风村的蚕桑产量连年创收,而由他提炼的“东风管理模式”也在全镇范围内普遍推广。2019年,东风村被定为竹寿镇5个行政村1个社区推进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工作首个试点村,在村主任选举中,罗泽仁获得1000余名村民的认可,兼任东风村村主任。
今年初,竹寿镇全面打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战,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作为东风村“领头人”的罗泽仁更是迎难而上,主动作为。
东风村地处交通要道,是本村及原松林镇5个村的村民出行必经之路,来往村民多,车流量大。守好了东风村这个关口,就能有效地保障附近几千名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定要阻断疫情在辖区的传播。”罗泽仁召集了本村8名人大代表组成人大代表先锋队,按照1人统筹全局、“一对一”划片联系村民小组机制,分头入户,逐一向农户宣传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严峻形势和相关防控知识,并动员村民联防联控,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罗泽仁看来,阻断疫情传播,排在第一位就是要把好病源的“流入关”。为全面摸清本村外出返乡人员的基础情况,他带队入户开展返乡人员摸排,逐一摸清本村64名返乡人员的务工地点、回乡行程、身体状况,并分类建立台账。针对重点返乡人员,罗泽仁还主动成为他们的“贴心保姆”,为他们讲解疫情防控知识、采买生活物资等。同时,罗泽仁提出一定要第一时间掌握回村的车辆、人员,在回村必经路口付家坪子设立了卡口为来往车辆人员测量体温、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疫情不止,战斗不息,只有疫情止住了,人民安全了,才无愧于大家对我的信任。”劳累多日的罗泽仁看上去略有些疲惫,但说起防疫工作,他的语气仍然铿锵有力。
(本报记者 赵青 实习记者 李林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