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为战“疫”增加“心”动能
本报记者 赵青 实习记者 李林晅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肆虐的疫情使一些群众产生了恐慌、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疏导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出现的紧张、焦虑等情绪,坚定抗击疫情必胜信心,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及时开启了心理舒压抗疫、居家心理正向建设、战“疫”一线心理支持服务等工作,组织22个区(市)县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推出多项举措为战“疫”增加“心”动能。

   举行主题系列活动

    引导未成年人正确认识疫情

    “你是我们心中最美的人,叔叔阿姨们,加油!”

    “这些天,我编了一首快板想送给冲锋陷阵的白衣天使们……

    近日,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六年级学生张煜珩、成师附小华润分校二年级学生祝翎航参与了由成都高新区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发起的“童心支援 为爱加油”爱心传递网络传播主题系列活动中的“童心支援,让爱发声”子活动,他们用稚嫩的声音、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的感谢。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包括“童心支援,解压传递”,参与的学生可以写下自己的情绪管理小妙招,然后推送到朋友圈分享给大家。活动推出后,吸引了众多学校的学生参与。

    同时,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还推出了“你是我的超级英雄”线上征稿活动,面向未成年人征集赞美当前抗击疫情人员坚毅勇敢、大爱无私、勇于奉献事迹的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成都市青白江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兰芷晴创作的儿歌《手影》赞美了一线工作人员,成都市第六幼儿园笼嘴园区草莓班学生罗歆予创作的绘画《感谢最可爱的人》为武汉加油打气……“开展这些线上主题活动,是为了引导未成年人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学习防疫防护知识,识别与疫情相关的心理应激反应,化解由此引发的未成年人情绪困扰及行为困难,用好疫情期间的学习时间,为复学做好准备。”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工作人员旷婷介绍说。

    编制《战“疫”心理支援手册》

    为一线工作者做好心理支援

    “为自己制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心理体验。早上起床后,舒展开身体,以饱满的状态去迎接今日的工作,或者在工作的间歇,抽出几分钟时间,活动四肢,可以快速地释放情绪,缓解压力,清醒头脑。上下班途中,闭上眼睛听一首舒缓的音乐,与自己对话。”这是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和成都高新区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联合编制的《战“疫”心理支援手册》中提到的缓解心理压力的“转移注意力”法。

    为缓解一线工作者的工作压力,让他们能够从容应对防疫期间可能出现的恐慌、焦虑等情绪或其它突发性心理状况,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和成都高新区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联合编制了《战“疫”心理支援手册》。该手册针对抗击疫情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常见心理应激反应制定了战“疫”小锦囊,开通了心理疏导咨询专线,推荐了舒压饮食调理目录、减压音乐电影和书籍,制作提供了专业的正念内观与放松训练、转移注意力心身练习法等内容。目前该手册已由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向成都22个区(市)县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及各社区发放,为辖区内的基层干部、志愿者提供心理支持,增加“心”动能。

    “为了缓解防疫工作者由于工作压力等引发的心理应激反应,我们还成立了‘防疫心理疏导站’,对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了‘爱的十二分’心身疏解服务,主要是录制一些音频,让防疫一线人员通过收听音频内容疏解心情。”旷婷说。

当前:2版(2020年02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