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乡村医生: 默默坚守 点点关怀
本报记者 胡桂芳  实习记者 袁矛

76岁的乡村医生杨义坚守工作岗位

 

    开春之后的寒潮让稍有回暖的气温又降了下来。76岁的四川眉山青神县西龙镇乡村医生杨义顶着寒风,开始了一天的防疫工作,当下,他已经奋战在防疫一线三十多天了。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斗中,有许多像杨义这样的基层医务工作者,他们默默坚守在基层,筑成了疫情防控的安全堡垒。

    老党员、骑行队

    争分夺秒战疫情

    杨义今年76岁了,但他并不服老。他说自己还有两个“年龄”——党龄47岁,医龄近45岁。自青神县西龙镇开展抗击疫情工作以来,杨义便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每一天都争分夺秒地穿行在乡间小道、农舍院落,对返乡人员开展摸排调查、体温监测、防疫宣传等工作,并对重点区域进行消毒,将一项项抗“疫”工作落到实处。

    1月24日晚9点多,杨义得知西龙镇新农村有一家3人刚从武汉返家的消息后,已经休息的他立即动身赶往返乡人员家中。由于天黑路滑,他不慎摔倒。同行的村干部连忙扶起他,见他脸色苍白,大家纷纷劝他回家休息。他简单确认了自己的身体状态后,说:“没事,工作要紧,先把工作干完再说。”到达返乡人员家中后,他立即投入到排查建档、测量体温、询问病史、交代注意事项等工作中,等到返回已是凌晨。

    与杨义相比,青神县汉阳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们要及时准确地摸排武汉返乡人员身体状况的难度要更大些,汉阳镇人居分散,地理环境特殊,有些村组车辆无法通行。为了及时完成摸排任务,该镇卫生院成立了一支由谢菁、舒小玲、欧燕霞三人组成的女子电动车骑行队,着力解决偏、远、难问题。

    谢菁是这支骑行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她是主动报名加入骑行队的,尽管在初期,她骑电动车的技术还有些生疏,但短短二十几天下来,谢菁已经能熟练地驾驭了。

    勤叮嘱、细排查

    为一方平安而奔走

    2月15日,迎着乍暖还寒的风,遂宁市蓬莱镇虎泉村乡村医生唐小兵开始了每天两次的巡村排查。尽管他的右眼视力自幼存在缺陷,但不管是村社水泥路还是田间小路,唐小兵都能走得又快又稳,做了19年的乡村医生,他早已对这片土地无比熟悉。

    当下,唐小兵监测观察的重心是该村的五户重点人员,尽管他们已经结束了14天的自我隔离,但仍需观察一段时间。这五户人家散居在虎泉村的不同地方,要全部测量一遍体温相当于把整个村走上一圈。

    一路上,唐小兵没有闲过,他会仔细叮嘱遇到的村民做好自我防护,并沿途上门为一些生病的村民问诊送药。其间,唐小兵一直把红外线体温计揣在怀里,他解释说,只有这样才能排除寒冷环境的干扰,把体温测准。

    “你们屋头(四川方言,家里)其他人有没得咳嗽、发烧这些症状?”在虎泉村的一户村民家中,唐小兵问得格外细致。这户人家的孩子2月14日上午测体温时没有发烧,可下午体温竟然升到了39.5℃,唐小兵当时立即联系了县医院的发热门诊,幸好经过诊断,孩子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

    “38.5℃以上就给他喂药,如果没到就不给他喂,给他多喝点温开水。”唐小兵细心地对患儿家属叮嘱道。

    每天,唐小兵忙完村里的事后,还得赶去位于虎泉村办公室对面的蓬莱镇中心敬老院,有86位老人目前居住于此。“老年人更需要关怀。”唐小兵说,他再忙都会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为老人测量体温,做健康体检。

    白大褂、“橙铠甲”

    不同的身份,一样的责任

    前段时间,一名志愿者冒雨坚守在交通卡点的照片在泸州市古蔺县龙山镇人的朋友圈里被不断转发,寒冷雨夜中的坚守感动了许多人。“这不是我们双河村的村医生姜青勇吗?”有“眼尖”的人认出了照片上的志愿者。

    今年43岁的姜青勇是龙山镇双河村卫生室的医生,他从18岁起便跟着父亲行医,如今已有25年。那张照片是姜青勇在双河村“一步河”固定检测点做志愿服务时被人拍下来的,他在那里负责测量进出村人员的体温,严格控制过往车辆、劝导行人。

    在“一步河”固定检测点做志愿者并不是姜青勇的主要工作,1月24日,四川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龙山镇对湖北等地返乡人员进行居家隔离,并统筹镇卫生院、各村卫生室医务人员,根据摸排情况,对返乡人员及其家人进行“包保”医学监测。姜青勇负责了双河村6名返乡人员及其家人的医学监测工作。

    姜青勇测体温的工具仍然是水银温度计,被问到为什么不用更方便、快捷的电子温度计时,他笑着解释道:“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水银温度计测得会更准一点,而且测体温这段时间我可以和他们多说说话,隔离的是病毒,不是我们医生的爱心。”

    “每天姜医生要来我家两趟,只要他来了,告诉我今天没有问题,我的心就安了。虽然我被居家隔离,但是姜医生让我感受到了很温暖的关怀。”从武汉返乡的大学生小陈说。

    通常,姜青勇忙完了医学监测工作回家时天色已晚。他换下身上的白大褂,匆匆吃过晚饭后,便立刻穿上志愿者的“橙铠甲”,赶往村口的固定检测点进行志愿服务。

    做志愿服务是姜青勇主动报的名,他说:“我是医生,要是半夜进出人员有体温不正常的,我可以迅速做出反应。”就这样,每天夜里他都坚守在村口的检测点,换班回家时,通常已是凌晨两点。第二天一早,他会再一次换上白大褂,投入到新一天的防疫工作中。

 

当前:2版(2020年02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