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下的最美“逆行者”
——记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医生、吉安市援鄂医疗队队长袁水生
邹清华

袁水生为患者诊治病情

袁水生(右一)与患者合影

 

    地处革命摇篮江西井冈山下的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有一位年轻的主治医生,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时,他挺身而出,勇敢“逆行”,挑起吉安援鄂医疗队队长的重担,率队奔赴武汉,用行动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他的名字,叫作袁水生。

    作为一名党员,袁水生在出战之前,立下了“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铮铮誓言;来到武汉后,他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成为患者眼中的“最美守护卫士”。

    把危险留给自己  把安全带给别人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2020年的春节,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而变得极为特殊。大年初一的晚上,袁水生在医院值夜班时,突然接到发热患者的紧急会诊通知。做好防护后,他迅速为患者诊治,在经过一系列问诊和检查之后,确认该患者为普通流感。当大家松了一口气的时候,袁水生的心情却怎么也轻松不下来。早在武汉最初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时,他就提前跟进了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就医务人员自我防护及病人救治的相关内容向北京协和医院的教授们请教经验,还为呼吸科做好了应急预案和备案。看着武汉疫情的数字每天都在不断增长,看到医护人员不眠不休地坚守在一线,袁水生恨不得自己也能到一线去抗击疫情。

    大年初二,当袁水生看到医院微信工作群里发出抽调医务人员参加江西省援鄂医疗队的通知时,立刻做了决定。

    来不及回老家向父母拜年,来不及陪第二天过生日的妻子吃一口蛋糕,来不及向两岁的儿子解释,袁水生连夜带领医疗队出发前往武汉第五医院。

    以生命守护生命  以坚守传递希望

    越是在危难时刻,越能展现一个人的崇高品质。

    到达武汉后,气氛空前紧张,在疫情尚不清楚、风险随时存在的情况下,袁水生不假思索地第一个主动请缨进入隔离病房,承担了第一个夜班工作。

    袁水生每天坚守在病区,他迅速适应了工作角色,以娴熟的操作技术、虚心的专业态度、细致的人文关怀,迅速赢得了同行的认可和患者的信任。在隔离病房里,他每天都忙碌地工作着,心中始终放不下隔离病房的患者们,只要一有空他就主动加班,哪怕只是和患者聊一聊病情。

    每天在深夜回到住处后,袁水生会和家人联系一下,报个平安。微信视频里,妻子的面容憔悴了许多,儿子似乎也长大了不少。“爸爸你去救人了吗?我也要开救护车去找你。”听到视频中传来儿子奶声奶气的声音,袁水生几乎要落下泪来。他把对亲人的牵挂藏在了心底,也相信家人一定能够理解和支持他,他在日记里写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位卑未敢忘忧国,希望我们都能打胜仗!零感染!”

    用大爱践行初心  用进取担起责任

    医者仁心,大爱无价。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袁水生深知责任重于山,明白只有医务人员在一线守好阵地,武汉的疫情才能逐渐减少压力。为了减少交叉感染,到达武汉的第一天,他就把头发剃光,他不再在意发型,只想用自己无畏无惧的工作态度和认真执着的坚守换来患者们康复的笑脸。

    作为吉安援鄂医疗队的队长,袁水生不仅要带领团队进行医疗工作,还要细心照顾队友们的日常生活,关注队友们的身心状况。当休息闲暇时,他会及时地总结自己的防疫经验,分享给同事们,并以图文的形式发回吉安,为后来支援的医疗队员们提供参考,也为家乡抗“疫”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武汉抗“疫”的日日夜夜里,袁生水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他说,作为共产党员、白衣“战士”,理应责无旁贷地坚守在最需要的地方,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党的培养。

    袁水生是这样想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去年2月15日,正值春节期间,他在从北京返回家乡的火车上听到广播中传来有乘客晕倒的消息时,毫不犹豫地急速穿过多节拥挤的车厢,凭借扎实的临床功底迅速为患者作出了诊断:低血糖昏迷。确保现场通风、平置昏迷患者、掐人中、查脉搏心跳、观察病情直到患者清醒,袁水生在协助列车长完成了调查记录、嘱咐好患者一些注意事项后,便悄然离开了。

    在袁水生看来,一个共产党员就应该把群众的安危放在心上,利用自己的业务知识守护群众的健康,用自己的进取担起应尽的责任。

    据了解,袁水生参加工作十年以来,不管是在急诊科、消化科的岗位上,还是在传染科、呼吸科的岗位上,他始终坚持为患者着想,以真心对待患者。为了让患者少花钱治好病,他坚持尽量用最合适患者的检查项目来诊断病情。有位病人曾找他开CT检查单,他在认真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后,建议病人改做胸片检查,并详细说明理由;有的患者家属将现金、红包悄悄地塞进他的抽屉,他发现后立即将现金交到医院结账处作为患者的医疗费用。

    从医路上,袁水生视工作为生命,待患者如亲人,只要患者有需要,袁水生总是有求必应,而且电话也保持24小时不关机……他的医德和医术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认可,去年获评“北京协和医院优秀进修医生”。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一名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

 

当前:4版(2020年02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