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疫”中见证文明力量
本报记者 胡桂芳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上下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这场战“疫”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战线凝聚了磅礴的文明力量,让文明之花在防疫一线绽放——

    率先垂范 疫情一线勇担责

    在疫情防控这场硬战中,全国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闻令而动,率先垂范,各尽其责,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筑牢了坚实可靠的“疫情防控墙”。

    “冠状病毒突出现,形势严峻摆眼前。防控知识要牢记,我编山歌来宣传……”2月15日上午,嘹亮的歌声响彻广西永福县文明村镇堡里镇河东村,一支身着瑶族服饰的队伍唱着自编的防疫瑶歌走村串巷,向村民宣传防疫安全知识。连日来,桂林市各级文明村镇在抗击疫情中积极发挥文明创建主体的示范作用,进家入户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

    山东省曲阜市纺织厂家属院属于“三无”小区,是曲阜市税务局的文明创建包保小区。疫情发生后,曲阜市税务局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抽调19名员工组成专班,第一时间安排人员对小区人员进行深入摸排,并做好小区的精细消杀和生活物资保障,实现了从创城切换到防疫的“无缝衔接”。

    连日来,为呼吁文明创建主体积极抗击疫情,四川省把各地抗击疫情及开展精神文明教育有关工作情况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测评体系和评价标准,作为评选表彰新一届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的重要依据;安徽省宣城市开展网络“倡议接龙”活动,组织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文明村等用“微视频”向全市发出防疫倡议;河北保定市文明校园指导学生用手抄报、微视频、绘画、书信、诗歌、童谣等形式宣传普及防疫知识……

    以身作则 模范好人争做“逆行者”

    面对疫情,全国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以身作则,带头示范,争做抗击疫情的“逆行者”,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战场!”“在疫情肆虐的危急关头,作为退役军人冲在一线,我们责无旁贷!”2月7日,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道德模范吕保民在河北无极县东中铺村防控值守点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吕保民主动请缨,和20多名乡亲一起,高标准完成了全村40多个防疫道口,9个应急消防通道的设置任务,一丝不苟地守护着村子的安全。

    “面对疫情,积极防控,担责、尽责……时刻做好服务准备!”1月29日,全国道德模范、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健在微博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刘传健时刻关注事态进展,并主动请缨担任执飞运输任务,先后两次搭载着四川援助湖北的医疗队队员抵达武汉。

    “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其美多吉于2月15日上午驾驶着一辆载有10万个口罩、1000件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邮车驶入武汉邮区中心局;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唐真亚自费购买了防疫物资、鱼肉、蔬菜等走访慰问疫情防控执勤点的民兵和困难家庭;中国好人肖晓明筹集善款定向捐赠给抗击疫情一线的白衣天使;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四川省道德模范秦坤联合四川省道德模范梁飞,刘春香,廖占富、张兴琼夫妇以及中国好人张天娇,成都市新时代好少年邓思琪接力录制了《不放弃》《加油武汉》手势舞视频,用一种特殊的形式表达对一线抗“疫”人员的关心和祝福……在这场战“疫”中,全国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弘扬“好人精神”,充分彰显了爱心善意和责任担当。

    爱心服务 筑起抗“疫”温暖防线

    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志愿者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嘘寒问暖、跑腿代办、心理疏导、爱心服务……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筑起抗击疫情的温暖防线。

    武汉中心城区机动车禁行、小区实行24小时封控管理后,市民购买生活用品成为难题。2月23日上午,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通告,在全市范围内专项招募志愿者,为居民提供食品药品代购代送等服务。截至当日17时许,全市志愿者报名人数突破1万人。

    在成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们通过无接触代购跑腿等服务关爱空巢、留观、残疾等特殊人群,并开发建设“无人菜摊”文明实践点,运用智能机器人志愿者开展送餐、宣讲等服务工作。

    “现有茼蒿、菜心、苋菜等新鲜蔬菜,想捐给一线工作者,但缺人手采摘。”“长沙好人”丁红波近日接到湖南长沙宁乡高家大屋蔬菜基地菜农龙娇雯的电话后,将这一消息发在长沙市雨花区井湾子街道德馨园社区志愿者群里,迅速得到志愿者们的响应。很快,一支12人组成的蔬菜采摘志愿者队伍迅速集结。他们自行驾车60余公里到达蔬菜基地,开始摘菜、分拣、打包、装车……几个小时后,2000斤新鲜蔬菜全部打包装好车。随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将蔬菜送往雨花区的4个卫生服务中心和井湾子、雨花亭街道。

    为缓解市民心理压力,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四川省德阳市组织了专业心理志愿者队伍,为市民提供24小时免费线上咨询服务;山东省德州市号召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团结一致听指挥,科学专业做服务,积极有序参与疫情防控;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12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和16支乡镇志愿服务队、210支村(社区)志愿服务队和60多支部门单位志愿服务队,5000多名党员志愿者、3000多名青年志愿者、2000多名社会志愿者积极响应,纷纷下沉一线,用平凡的行动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疫情发生后,全国志愿者科学有序安全地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汇聚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线上文化 添彩居民“宅”生活

    轻点鼠标可以“畅游”博物馆“云”上展馆,拿出手机可以欣赏诗歌、书法等文艺作品,听着音乐逛展览,体育健身线上教学……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各地坚持文化服务“不打烊”,添彩了居民的居家生活,筑牢了疫情防控的“精神墙”。

    “我觉得这种形式挺好的,紧跟时代潮流,符合年轻人的喜好。最重要的是,现在是防疫特殊时期,采用线上课程直播,减少了市民聚集,真是一举两得。”北京延庆区书法爱好者小张在得知当天的直播课程信息后,准点打开北京延庆APP观看了课程。疫情期间,延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活动阵地移至线上,根据群众“点单派单”的需求,每周在固定时段,开办线上烹饪、书法、绘画、舞蹈等文明实践课,丰富群众居家生活。

    无独有偶,成都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也在疫情期间推出花样实践网络公益课堂供市民选择。都江堰市、彭州市、郫都区、大邑县、龙泉驿区、双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免费提供瑜伽、太极拳、国学书画、茶艺等丰富多彩的网络实践课程,让“宅”生活有滋有味。

    “足不出户,一样可以享受高质量的文化生活。”2月4日,新疆财经大学教师刘敏超感慨道。疫情发生以来,新疆多家文化场馆积极开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做到服务不缺位、精彩不缺席。

    疫情发生后,山西省21家博物馆、纪念馆参与了首批“博物馆线上展览”推介活动,浏览量在短时间内突破百万。此外,江西、黑龙江、山东、江苏、宁夏等地不少景区采用VR(虚拟现实技术)推出全景虚拟旅游项目,将景区内的特色景点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线上呈现,为广大居民带来线上景区魅力,让人们的“宅”生活依旧精彩。

 

当前:1版(2020年02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