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点抓面稳防线 凝心聚力克时艰
——江油市龙凤镇扎实构筑基层群防群治严密防线
张巧 本报记者 赵青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基层一线是开展防疫工作的前沿阵地、重要环节,也是服务引导群众恢复生产发展的第一梯队、第一战线。连日来,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龙凤镇党委紧紧围绕疫情防控、精神生活、生产发展三大关键,坚持多措并举、三管齐下,充分运用“一站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一运动”(爱国卫生运动)、“一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科学认识和防控疫情、积极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切实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有序恢复生产发展,构筑起农村基层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群防群控阻击疫情

    龙凤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重要载体,发动全镇党员群众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形成“群防群控阻击疫情,群策群力守护健康”的工作格局。

    通过向全镇16个基层文明实践站、广大党员群众发出“万众一心、群防群控,勠力齐心、战胜疫情”的倡议书,龙凤镇集结志愿者357名,按照防控宣传组、劝导组、关爱组、应急组4个工作小组配备到14个防控卡点,众多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排查、管控、服务全过程,绘就了“大爱龙凤”的亮丽风景。

    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依托宣传栏、宣传车、LED显示屏、村村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微信群等载体,深入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悬挂各类标语592幅,逐户发放告知承诺书12733份,实现宣传教育线上线下互动,面上铺天盖地,点上不漏一户一人。同时,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新风尚,广大群众积极响应配合,共计引导群众取消各类宴席46场。

    龙凤镇还推出“龙凤镇疫情登记”APP,通过扫描二维码实时记录过往车辆及人员信息,及时掌握登记对象7天内驾车行驶轨迹等详细信息。

    推行健康文明生活新方式

    在做好“外防输入”的基础上,龙凤镇党委引导广大群众科学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通过环境大整治、卫生大提升等行动,切实做到“内增免疫”。

    坚持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认真践行环境卫生整治提升要求,在卫生知识宣传、门前三包落实、整改效果督促、后勤服务保障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组织社区网格员指导居民落实防疫消毒清理工作,做到门前屋后全面消杀。各村发动党员干部积极开展卫生死角整治,全面清除病媒生物和细菌的孳生地,保持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整洁有序,把环境治理举措落实到每一个社区和家庭。

    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龙凤镇进一步强化了广大群众讲卫生防疾病意识、提升了公共环境质量。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月6日,龙凤镇党委发出《关于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通知》,要求各村(社区)合理有序引导广大群众利用居家防疫闲暇时间,通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习防疫常识、文化知识、劳动技能、政策法规等内容。

    龙凤镇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试点探索“学习大讨论、积分大比拼、功能大发现”活动。通过采取系列激励举措,引导群众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习政策、开拓视野、增加见闻、提升技术。截至目前,全镇新增“学习强国”用户超过1000个,组织评选表扬优秀学员两期,共95名。

    全镇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微信学习群成员超过4000人,广大群众通过微信群晒积分、谈防控、说生产,并就“在家上学”“在家就医”“在家健身”“在家开会”“在家学技能”“在家看电影”等功能进行相互讨论和推荐,增加了学习趣味性。

    目前,全镇正在通过学习平台,引导广大群众在掌握疫情防治科学方法基础上,认真学习技能技术,为春耕生产、外出务工打下坚实基础,做到“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防疫不放松、春耕不落空”。同时,培养了全镇群众学习的新习惯新风尚,进一步搭建起基层组织与广大群众之间“连心桥”。

当前:2版(2020年02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