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加强精神文明教育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近来,天津市静海区按照中央文明办《关于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的通知》精神和市文明办工作要求,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为打赢静海区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防控宣传重实效
三级联动全覆盖
为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和教育群众了解疫情防控常识,静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8个乡镇文明实践所、383个村街文明实践站和39个社区文明实践站严格按照静海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第一时间共享最新疫情防控知识,实现三级联动、同步刊播。
静海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作用,引导带领全区文明委成员单位,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社区)、文明校园带头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防控疫情的工作部署,结合各自职责,引导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群众通过权威部门、主流媒体和官方网站获得、宣传疫情防控信息,做好官方正规宣传防控疫情知识普及,做到真重视不恐慌、不道听途说、不以讹传讹,不散布虚假信息,敢于纠正制止谣言。
联防联控挺在前
文明实践齐发力
静海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在第一时间起草并下发《倡议书》,要求全区文明委成员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做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理工作。
在工作中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要求,静海区指导各级文明实践特色志愿者们有序开展工作。交通、公安、卫生等部门在重点路段设置19个检测点,志愿服务队24小时在岗,严格检查;建立分离式预检分诊站点,组建169人的3级医护志愿服务梯队,1039个床位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投入使用;开通心理援助专线,6位医生24小时在线,守护百姓心理健康;组织专项巡查志愿服务队,暂时关闭乡镇大集,对文娱场所全部关停;组织文艺志愿者精心创作疫情防控文艺作品,在网络空间广泛传播鼓舞士气;各村街、各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组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做好值守卡点、排查登记、社会秩序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
全民动员齐参战
社会各界献爱心
静海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优势,动员社会志愿服务力量,结合天津市文明城区创建,广泛组织爱心志愿者参与防控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大邱庄镇中通钢管有限公司和友发德众钢管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第一时间组织人员上岗,将436吨方矩管连夜送达武汉疫区;瑞安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响应政府号召满负荷生产,为武汉抗“疫”一线生产10000余套防护服;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坚持疫情防控和蔬菜供应“两手抓”,每日输出新鲜蔬菜3000余吨,保证市民“菜篮子”安全稳定;天津友发集团、新天钢集团轧三钢铁有限公司、天津仁爱集团分别捐款200万元共计600万元用于静海区疫情防控;团泊镇张家房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天津市道德模范王立福向区医院捐赠30万元;静海区“与爱同行”“静海义工”两支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自发为疫情防控捐款21万元。
典型选树做榜样
靶向施策开专栏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静海区立足文明实践,不断发掘和选树防控疫情期间的感人故事和典型人物,引导全社会学榜样、做榜样,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全区18个乡镇和华康街道办同步开设“疫情防控新时代文明实践”专栏,结合各乡镇街道、村街社区疫情防控的具体做法,及时总结经验,展示成果;同步发布倡议书、公开信,引导群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加大对各单位各部门、社会各界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典型选树,报道一批好人好事,在全区上下营造起防控疫情的强大舆论声势。先后宣传推介了迎难而上的“缝纫大姐”“90后”党员医师等一批先进典型;宣传并推荐了静海区单昆、李中建、马梦凡、徐禄、张国彬5名同志参评“天津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