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一束束温暖的光
——感受广州越秀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巾帼力量
本报记者 赵青  实习记者 李林晅

耿锦丽在发热门诊工作(广州越秀区宣传部供图)

曾佩雄在农贸市场检查(广州东山监管所供图)

李洪玲(右)与同事在驻点工作(受访者供图)

 

    穿上防护服,戴上医用口罩、手套等,再仔细地检查一遍防护措施是否做好后,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急诊科护士长耿锦丽便匆匆走进发热门诊开始一天的工作。

    今年一开年,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就在全国打响,如同耿锦丽一样,来自广州市越秀区各行各业的女性工作者积极投身防疫各条战线,她们立足岗位,成为战“疫”中一束束温暖的光。

    ◆ “压力很大, 但是责任更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设置发热门诊随时待命,作为医院急诊科护士长的耿锦丽带领急诊科全体护士,扛起了发热患者预检分诊的重担。

    “这边有一位发热患者,需要你们过来。”“好的,马上来!”1月25日晚上,趁着吃饭的空档准备休息一下的耿锦丽接到了一站通服务部的电话。当时,预检分诊处接待了一名发热患者。医务人员为患者测量体温并询问旅行史、接触史后,发现该患者是武汉人,出现了发烧、感冒症状,需要立即送至发热门诊观察。接到一站通的电话后,耿锦丽的神经瞬间紧绷起来,立马放下刚吃两口的晚餐重新穿好全套防护装备,接了患者后带其到专门的诊室接受初诊。

    当晚,耿锦丽一直陪同患者接受各种检查,并协调安排检验科进入隔离室进行检测标本采集,上报区疾控中心相关情况等,一直忙碌到晚上十点多。在得知患者检测结果呈阴性时,耿锦丽才稍稍放松了一些。

    耿锦丽说,近段时间,尤其是春节的时候,她几乎每天都会接诊从湖北等地来的发热患者,“虽然压力很大,但是责任更重。”

    为了应对疫情,今年广州火车站启用了红外线体温检测系统,耿锦丽和同事还承担了对系统侦测到的体温异常旅客再次监测的工作。“这项工作是1月28日开始的,我们主要是按照流程对体温异常的旅客进行体温监测,如果确定旅客出现发热等症状,就会送他们到隔离室观察,并做好登记、上报工作。”

    在完成这些工作之余,耿锦丽还肩负着管理团队、培训本科室护士、发热门诊的后勤工作安排等,虽然工作繁琐复杂,她却认真细致地完成,“既然承担了这些工作,就要把它干好。”

    ◆ “只要在岗位一天,

    就要对岗位负责一天”

    2月26日8点30点,迎着第一缕晨光,广州市越秀区市场监管局东山市场监管所所长曾佩雄忙碌的一天开始了。她每天都要将辖区内的4个农贸市场巡查一遍。今年52岁的她已经连续工作了1个多月没有休息,但她巡查的脚步依旧坚定有力。

    和往常一样,曾佩雄巡查的第一站是东山肉菜市场。近段时间,随着外地人员陆续返回,农贸市场人流量持续上升,管控难度加大。但曾佩雄仍坚持着对自己的工作要求:紧盯每个摊位、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以及严把市场每一道关口。

    “这个菜是什么时候进的?”“查看一下你的经营许可证。”一路巡查过来,这几句话曾佩雄不知道要说多少遍。

    “请依次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合格证、非洲猪瘟的检测报告。”在一家售卖猪肉的摊位前,曾佩雄要求经营者拿出证件,严格检查完后细心地叮嘱,“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进货,这样才能让居民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在曾佩雄看来,农贸市场是疫情时期保障东山所辖区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不仅需要严格排查市场摊位,规范水产档、禽档销售品类;她还坚持督促驻场工作人员落实好“一日一清洁杀毒,一周一大扫除,一月一休市”的“1110”制度,尽可能地减少疫情感染的可能,保障居民的健康安全。

    疫情暴发后,辖区内12家药店连锁门店也成为了东山市场监管所监管的重中之重。1月21日,广州出现居民哄抢口罩、药店随意涨价的现象,广州市越秀区市场监管局为此印发了口罩等商品价格提醒告诫函,并要求各监管所张贴在各大药店。接到命令后,曾佩雄立即带队执行,每日对药店进行排查,核实药店对口罩等的价格公示、库存情况及进货渠道,确保辖区防控物资供应秩序平稳。

    东山市场监管所管辖范围涵盖重点路段和重点市场,工作任务繁重,从曾佩雄2016年轮岗进入东山市场监管所,4年来,因为工作顾不上休息已经成了常事。她说:“只要在岗位一天,就要对岗位负责一天。”

    ◆ “我苦一点没关系”

    1月22日,广州市越秀区发现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后,其密切接触者的集中医学观察工作变得格外重要。作为一名工作了23年的“老防疫”,来自广州市越秀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的李洪玲被派驻到集中医学观察点酒店开展工作,并担任驻点组长。

    2月20日13点,李洪玲为密切接触者送完水果后,回到休息区准备吃午餐,这时电话铃声响了。“李医生,能不能帮帮我,我妈妈在另外一个点隔离,她的情绪不太好,但是现在我在隔离期,又不能过去,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下那边的工作人员,随时关注一下她的动态。”一位正在接受隔离的密切接触者略带哭腔地请求李洪玲。“没问题,我会联系他们,你安心隔离,不要担心。”李洪玲柔声说道。

    从李洪玲进驻到这家集中医学观察点酒店开始,她隔几天就会接到不同需求的求助电话,她总会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开导他们。

    在观察点的日子里,李洪玲每天早中晚需要为密切接触者分发三餐,每日为他们测量两次体温,进行心理疏导,闲暇时还要帮忙更换房间床单及收运生活垃圾。“最忙的就是接送密切接触者,因为他们都是一个一个送过来,送过来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站在酒店门口等。”李洪玲说,“最多的一次一天来来回回接了20余名密切接触者。”

    到集中医学观察点工作后,李洪玲就不常回家了。一旦有空休息,她也不敢回家,而是到另一所住处休息。“我女儿快高考了,害怕回去影响她。不过我女儿和我爱人都很支持我,他们会做好饭菜给我放在门口,女儿会写加油的小纸条给我。”李洪玲提起家人话语中满是温柔,“我觉得我苦一点没关系,只要能帮助他们,我就觉得值得,也希望疫情能早点过去。”


 

当前:1版(2020年03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