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与“阵地”
黄喜祖(福建)

    与北方初春那种原野寂静空旷,雪后山川河流银装素裹的简约与寂寥不一样,南国的初春常常是阳光普照,花红柳绿,空气清新,山鸟啾鸣,一派生机盎然。

    沿着两旁栽满红花的山道,逶迤上行,满山遍野荔枝树、木麻黄、翠竹、榕树以及各色花卉,不时牵衣扯袖,好一派“绿野仙踪”。母亲带着孩子,爷爷牵着孙儿,携手而来的青年男女,登山路、穿地道、观营房、看展厅,络绎不绝。一群白鹭,从不远处的海边飞来,停落在苍翠的木麻黄之上,把树枝儿压得颤颤巍巍的,仿佛绿树枝头盛开着一朵朵洁白的牡丹花。更有那翻飞的蝴蝶,扑闪着双翅,时而停落花丛,时而绕着行人追逐……

    令人想不到的是,如今这处风光怡人,成为“网红”的战地文化园,曾经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这座小山包,别看它不高,可是当年的军事要冲之一。你看,从这个炮口位置,可以一直看到海上……”带着我们参观的闽南东山县樟塘镇湖尾村党总支部书记陈加兴,从坑道口的炮口处,指着远处的海面介绍道。

    东山保卫战胜利之后,国家在这里投建了军事工程设施,部署了部队驻扎,与东山岛的其它军事设施共同形成拱卫东山岛东南沿海的钢铁长城。

    随着时间演变,当年的军事要冲如今变成了战地文化园。游人可以参观,接受军事文化教育。

    从一处战壕沟进入地道,宽敞的地下长城蜿蜒盘旋。里面设施完备,设置有指挥部、临时野战医院、手术室、储水池、粮食仓库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每一弯道隘口都设置有防水、防火、防毒等好几道门。还有那用于传达指挥命令的一道道“传声筒”和极为隐秘的通风口的巧妙设置,即使是处于“完全封闭状态”,在坑道里依然可以有新鲜空气,指挥也不会失灵。整个地下军事坑道四通八达,犹如迷宫,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从坑道口出来,刚好绕了整座山丘一周。

    在一处由当年驻守部队的营房改造而成的战地展示馆里,电话机、军服、脸盆等一件件当年部队官兵使用过的实物,让人仿佛走进了时空隧道,看到守卫海防的军人曾经的艰苦岁月。驻足在一件当年解放军使用过的军用水壶图片面前,我久久凝视。它表面上的绿色漆已经斑斑驳驳,看着它,就仿佛看到了战士们苦练军事本领的艰辛;看到了在这个曾经水资源极为匮乏的岛屿上,战士们摸爬滚打坚守岗位的壮烈情怀。

    樟塘镇党委书记朱义兴介绍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 樟塘镇深入挖掘湖尾村“东山保卫战”“谷文昌地下水工程”等红色资源,打造成为党员干部身边的“红色学堂”,将当年的战地设施改建为文化园,使党员干部在“红色学堂”里,既能体会到先烈们保卫东山的光荣使命,也能感受到谷文昌老书记当时引水造福群众的初心。

    坐落于风景秀美金銮湾畔的湖尾山战地文化园自2019年8月建成以来,被东山县各个旅行社纳入热门景点,最高峰时每日免费接待游客近千人次。往日的前沿战场,今日的“红色阵地”,让人感慨,也让人振奋。

 

当前:B3(2020年03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