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除“食野”陋习刻不容缓
何勇海

    在打击非法“贩野”、革除“食野”陋习上,的确该建立最严密的制度,展现最充分的作为,谋求最显著的成效,从源头上防范重大公共安全风险。

    虽然此次新冠肺炎病毒的来源还不太确切,但17年前的非典,病毒源头已确定是野味——科学家从市场上的果子狸体内分离和检测到和SARS病毒完全一样的病毒。非典后有专家学者警告:野生动物有许多传染病,一旦人类频繁接触、食用,它们身上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就可能传给人类,且这种细菌、病毒、寄生虫都是新的属种,人类普遍易染,传染性就会很强。可见,打击非法“贩野”、革除“食野”陋习不只是为应对疫情,而是对公共安全建设长久的保护墙。

    物质文明发展到今天,食物得到极大丰富,人类认知得到飞跃,传染病疫情也敲响一次次警钟,当代人理当抵制“野味”,革除不良甚至危险的饮食陋习。此番表决通过的决定明确规定,凡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禁止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必须严格禁止;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全面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严厉惩治非法食用、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对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在现行法律规定基础上加重处罚。

    除了出台具有法律效力的决定,远期目标应是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当然,还要以一次次惨痛教训为例进行大量宣传,让老百姓知晓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应加强野生动物并不具相应功效的科普宣传,以深度影响“野味”饮食文化。

 

当前:B4(2020年03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