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青海省西宁市教育系统深刻认识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学校思想文化阵地,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强化政治引领优势。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突出位置,将之贯穿于学校教书育人和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学习贯彻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开展中国道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重要思想的认识,坚定战疫必胜的信心,提升对党的信念,增进对党的感情。
注重先进典型示范引领。把学习身边积极响应号召、迅速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信念坚定、忠诚履职、勇于担当、不怕牺牲的先进典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挖掘疫情防控中的育人元素,积极搜集校内外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及其先进事迹,通过工作群、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在防控疫情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新时代中华民族“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勇于作为、共克时艰”的担当精神等,进一步鼓舞士气、激励斗志,鼓励师生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用实际行动丰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锋的浓厚氛围。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认真落实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及教育部和省、市教育部门关于疫情防控心理服务工作的部署要求,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有针对性地在师生中开展心理支持、网络辅导和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工作,及时公布西宁市卫健委心理援助热线,为广大师生提供一对一心理疏导服务。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开展“开学第一课”,加强“四爱三有”教育,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学生理性认识疫情、科学做好防护。引导学生在居家学习期间,利用网络平台,以观看视频、分析案例等方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尤其关注孤残儿童、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国情和形势政策、党史国史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教育教学,支持多种形式开发微课、微视频等教育资源和在线课程,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挖掘“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资源。把爱国主义内容作为党(团队)日、主题班会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文明校园、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等各类创建及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教育,强化校训校歌校史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办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经典诵读接力”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思想、知识和力量。
做强网络宣传教育。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依托网络教育资源,广泛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发挥网宣员、网评员作用,正确引导网上言论,确保网上舆论平稳。通过举办“绿色健康上网”“小手牵大手,文明网络齐步走”等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打造清朗的网络文化。设计适合家庭开展的亲子共读计划,制定家务劳动计划,引导学生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结合实际,开办网上家长学校,提供疫情防控和学习生活方面的相关指导。指导各中小学按照教育部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39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的通知,组织学生在线选看优秀影片,同上一堂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