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旅游景点陆续恢复开放

    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好转,多个地区的景区开始逐步恢复开放。据统计,截至3月11日,全国5A级景区开放数量超过100家,占5A级景区总数的近40%。但由于疫情仍未结束,目前已恢复开放的景区都在积极采取相关的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北京

    公园景区采取多措施 确保游客量不超过往年同期40%

    近期,随着天气转暖,前往公园景区户外活动的市民人数呈增加趋势。笔者近日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全市公园风景区近期进一步加强了疫情防控,将通过限流等综合措施,确保游客量不超过往年同期的40%,避免人员聚集,保障游园安全。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1月下旬以来,全市公园风景区取消了包括庙会在内的所有大型活动,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客流量持续低位运行,市民游园平稳有序。为应对近期市民出游量增长,全市公园风景区正通过升级购票方式、加强门区接待、园内疏导和协调交通等措施,持续加强各项防控工作。

    按照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要求,有条件的公园将推出二维码或预约购票等非接触购票方式,现场售票窗口要做好定期消毒和隔离防护,除体温检测、门区设施定期消毒等措施外,还要通过加强巡查巡视、标语广播等多形式提醒游客“戴口罩、勿扎堆、不吐痰”,保持安全距离,把“一米线”规则升级为规定动作。同时,对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及时消毒,保持空气流通;加强停车引导,通过设置交费二维码,鼓励停车游客提前电子缴费,避免排队拥堵。

    为做好客流管控,各公园景区还将与属地公安、交管部门联动,实施远端游客疏导,并采取限流等措施,保证园内游客量控制在往年同期的40%以内。此外,全市各级园林绿化部门还加强了对小微绿地、休闲公园、郊野公园等公园绿地的卫生保洁和消毒。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还提醒市民游客,及时掌握出行信息,错峰出行,避免人多拥堵;在公园景区游览时须戴好口罩、保持距离,不聚集、不扎堆,做好自身防护,避免在门区、公共卫生间等区域长时间停留,积极配合疏导工作,有序游园。

    四川

    三成以上A级景区 限流开放

    笔者近日从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四川全省679家A级旅游景区已限流开放218家,占比超过三成。

    四川在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基础上,推动文化旅游场所“有序、受控”开放。截至3月11日,四川全省679家A级旅游景区已限流开放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都江堰-青城山、稻城亚丁等218家。四川已限流开放的景区均建立了公共卫生安全和安全突发事件疫情防控预警机制,设有隔离观察区,提倡无接触游览,无聚集性活动。四川已经复工的重点文旅项目达338个。

    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严飒爽介绍,四川已经推出一系列文旅消费优惠政策。四川全省的旅游景区、国有专题博物馆和部分民营博物馆、国有文艺院团演出将对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警务人员实行年内免门票优惠政策,对其直系亲属实行票价7折优惠。四川部分景区将适时对全国游客免费开放一段时间。

    笔者了解到,疫情期间,为缓解旅行社现金流紧张情况,支持旅行社应对经营困难,四川已暂退522家旅行社质量保证金1.31亿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对文旅从业人员线上培训超过7万人次,并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文旅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

    新疆

    131家A级景区 恢复运营

    笔者近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截至目前,新疆共有131家A级景区陆续恢复运营,游客需遵守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持健康出行卡、排队间隔1.5米等疫情防控措施。

    作为新疆的旅游名片之一,国际大巴扎景区已正式开门营业,景区内的大巴扎步行街、大巴扎二期符合开业条件的1000多家涉及餐饮、干果、服饰、手工艺品的门店陆续开门迎客。此外,乌鲁木齐市红山公园等29家公园、广场、绿地也恢复开放。

    新疆部分景区在疫情防控期间还设置了游览时段。天山天池景区恢复开放,每日开放时间为10时至17时,每日接待游客量暂不超过3000人,除特殊证件优惠票外,所有入园游客需网上实名制购票。赛里木湖景区在疫情防控期间每日开放时间为10时至20时。

    吐鲁番市的库木塔格沙漠景区、火焰山景区、吐峪沟景区、交河故城、高昌故城等均恢复营业,除佩戴口罩测量体温网上预约购票外,各景区、景点日接待游客量不超过已发布承载量的50%。

    可可托海景区、可可托海稀有金属国家矿山公园景区、塔拉特民俗村、克拉玛依市世界魔鬼城景区、帕米尔旅游景区等也陆续恢复运营。(本版编辑综合)

 

当前:A4(2020年03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