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一杯茶
——记“守持德艺传承匠心最美守艺人”金奖获得者、峨眉山手工制茶传承人王敏
本报记者 胡桂芳 实习记者 袁矛

王敏展示制茶手艺

王敏展示茶艺

 

    核心阅读

    峨眉山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地。春日里,迎着春光喝上一杯好茶,似乎是峨眉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每天一大早,王敏都会打开茶室的门,悠然地给自己泡上一壶峨眉山茶。从全国各地来找王敏品茗或是探讨茶道的茶友和文人不少,只因他是峨眉山出了名的“茶痴”,也是当地颇有名气的手工制茶传承人,而他这一生也似乎都在和茶打交道。

    童年的那碗茶

    王敏的童年是充满茶香味的。王敏出生在四川省峨眉山市双福镇张岩村,这里盛产茶叶,王敏家是世代种茶的茶农之家,自小学起,他便常常跟着爷爷上山去摘茶叶。“我喝的第一杯茶是爷爷泡的,我的第一堂茶道课,也是爷爷教的。”王敏告诉记者。

    王敏清晰地记得,那是他上初中后的第一个星期天。一大早,爷爷就神情严肃地告诉王敏,要带他去一个特殊的地方,并叮嘱他一定要穿戴整洁。满是好奇的王敏亦步亦趋地跟着爷爷爬上了山,然后停在了一个巨大的石窟面前。王敏疑惑地看了看石窟和石窟里的三座灵塔,不明白爷爷带他来这里有什么用意。爷爷指挥王敏将包里的茶叶、水果等摆放好后,语重心长地讲述起石窟的来历——明朝初年,国师宝昙奉旨来峨眉山金顶重修寺庙,看到民间疾苦,他慷慨地向当地百姓传授了茶叶栽培技术和制作工艺,并把明太祖赐给他的茶园也分给了老百姓,造福一方。为了纪念他,老百姓便自发为他修建了这个宝昙石窟和灵塔。

    “种茶制茶,造福人民;千秋功德,万世铭记。这就是茶道,明白了吗?”听着爷爷的讲述,懵懂的少年点点头,然后学着爷爷的样子,对着灵塔行礼。

    “这个故事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在我的人生路上,每当需要做出某个重要选择时,总能想到爷爷的话。”王敏感慨道。

    二十多年的制茶生涯里,王敏一直不断精进自己的制茶手艺。在跟着爷爷启蒙一段时间后,渴望提高技艺的王敏开始观摩当地知名茶师罗开启做茶,学习他的制茶技术。此后,他又去到泸州、邛崃学习,还奔赴江浙一带的茶企拜师学艺。凭借着天赋与执着,王敏不仅精通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青茶等的制作技艺,还摸索出一套独特的制茶绝技。

    “我怎么也泡不出爷爷的味道。”王敏轻呷一口手中的茶,若有所思地叹了一口气。似乎只有尝过生活的百味后,才能领略到茶中的真味,童年的那一碗茶香,至今一直留在王敏的唇齿之间。

    云雾之巅茶韵浓

    王敏最常待的地方是他的茶园,在王敏眼中,茶是自然的馈赠,他总说:“好茶,应该在生态极其优良的环境中生长,在生态极其优良的环境中制作。”因此,王敏把茶园选在了风光秀美、溪流潺潺的峨眉山后山——四峨山上。高山云雾之间,茶园带着生机盎然的绿意和宜人的清香,在一片静谧之中,人的心境也跟着沉淀了下来。

    在王敏的茶园里,除了传统川茶树和古茶树,还生长着中草药材以及其它花木,有些是无意中在此落地生根的,有些是他特意栽种的。“茶叶是有生命的,是有灵性的。”王敏看着手里的茶叶,目光温和而笃定,“古人说‘雾芽吸尽香龙脂’,在茶叶生长的过程中,天地日月山川草木都影响着它的品质。甚至在采摘、制茶的过程中,茶叶仍在汲取着自然的力量。”为此,王敏不仅会精选采茶时间,还坚持把炒茶制茶工具都安放在自然之中。

    千百年来,古老的手工制茶工艺,被峨眉山茶艺人代代相传。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高效量产的工业化制茶设备大量涌入,传统手工茶业逐渐式微,开始有淡出人们视线的趋势。“面对价廉物美极具竞争优势的机制茶,我也曾动摇过。”王敏说,工业化制茶浪潮刚来的时候,他找爷爷深入探讨过,在思考许久后,他还是选择了坚守手工制茶这条路,“老祖宗的东西总要有人传承下去嘛。” 为此,他开设了“峨眉山市手工茶”培训中心,想要培训更多的手工茶艺人。在王敏的带动下,更多的人把手工制茶工艺坚持下来,传承下去。

    把自然的味道留在茶叶之中,用双手炒出好茶,这是王敏一生的信念。“这门手艺很讲究,每个步骤都环环相扣,哪怕只有一处出错都不行。以峨眉山绿茶为例,从杀青、理条、压条到挥锅,每一步都有着严格的标准。”锅底的温度正合适,王敏边说边示范起来。茶叶在王敏的指尖翻滚着,茶不离锅,手不离茶,自然的芬芳和制茶人的情谊也就全都留在了一片片茶叶之中。

    如今,王敏已经取得了很多荣誉,比如“国家高级制茶师和评茶师”、首届“守持德艺传承匠心最美守艺人”金奖……他制作的“古来茗心红茶”“古来茗心绿茶”得到不少奖项。但他仍然坚持在出茶季节每天手工制茶4个小时以上,不断探索新工艺、新技术。

    敬故乡一杯茶

    “做茶先做人”,王敏没有忘记爷爷的教导。事业小有成就的他没有忘记生活在大山上的乡亲们,他成立古来茗心茶叶有限公司及古来茗心茶业合作社,吸纳了来自峨眉山中峰寺、万年寺和普兴乡的茶农加入。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王敏为他们讲授茶叶栽培和管理技术,手把手地传授手工茶制作技巧,向他们提供茶园管理的工作岗位,同时无尝提供优质茶苗。

    王敏当下的目标,是在家乡张岩村的自有茶园里新建“古茗源”茶旅综合体,包括茶文化公园、手工茶研学基地、青少年科普园。“既想通过这种方式推广咱们峨眉山茶,树立峨眉山高端手工茶品牌,也想吸引更多游客到家乡来,拉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帮助更多人尽快脱贫。”王敏认真地说。为此,他费尽心思收集来8000余株百年古茶树,以建立茶博园,其它规划也逐一提上了日程。

    如今,王敏的生活总是忙忙碌碌。在制茶时期,他每天都要茶室、茶园两头跑;非制茶时期,他也闲不下来,或是外出学习交流,或是进行手工茶技艺培训工作,或是参加公益活动,或是到贫困户家里慰问帮扶,还要进行产品研发、营销等。可不管再忙,他都会喝上三场茶:早茶、午茶和夜茶。抓一把茶叶泡上,看着叶子在热水中慢慢舒卷,上下沉浮,渐渐将茶汤染成清亮的绿,轻抿上一口,清冽甘甜的茶味四溢,似乎那满茶园的静谧也就这么种进了心。

 

当前:A4(2020年03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