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进,玉树草原奏响和谐乐章
洪玉杰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作为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影响力。不论是从历史或现实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立足玉树面向全省、全国的更高更新视野出发,抑或是从深刻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玉树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这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都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而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活动更是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由内至外的巨变。

    记忆

    ——深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路上的足迹

    多年来,玉树始终紧紧围绕增进民族团结这一核心,加快建设更加团结进步、更加和谐美丽的新玉树,这是时代的命题,也是发展的答案。

    在创建工作中,玉树将党建作为促进团结共建的制胜法宝,坚持谋划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长远发展,把发展落实到增进群众福祉、促进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中,坚持“创建工作做到哪里,党的阵地就建到哪里”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政策体系,使制度体系更加有效、社会体系更加健全。

    2017年9月21日,《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颁布实施,这标志着玉树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工作走上了法治化轨道。

    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创先进”的总体部署,2015年玉树全面完成了“三年打基础”的工作目标,经过多年构建,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逐步形成,互通有无、包容开放、团结进步成为了玉树发展的主基调。

    2019年7月25日,在玉树传统赛马节暨雪域格萨尔文化艺术节和三江源水文化节上,国家民委宣读了《关于命名玉树藏族自治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的决定》,并授予玉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荣誉牌匾。

    声音

    ——唱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路上的旋律

    在玉树对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解读中,民族团结就是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在玉树市,“书记直通车”和“两基两区两中心”党建示范带别具特色,市委书记与乡村书记的直通直联,使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基层的能力大大增强;禅古感恩党性教育基地、隆宝镇红色生态教育基地、仲达乡农业示范区、下拉秀镇牧业示范区、八吉村生态旅游示范中心和扎西大同村集体经济示范中心的设立,让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加强大。

    在囊谦县,农牧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优先推动、优先安排、优先解决。与北京西城区结对帮扶以来,深度贫困村安全饮水、道路升级、危房改造、乡镇卫生院建设等一批民生项目相继实施,2019年,囊谦县又在黑青稞加工、藏医药种植等产业扶贫项目上持续发力,力求实现最大的民生福祉。

    在治多县的幸福敬老院,186位老人每天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跳“锅庄”,他们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政府的关爱,也找到了属于他们的幸福晚年。

    经过灾后重建的洗礼,“民族团结好”始终是玉树发展的主旋律,而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则成为传承这种精神的具体实践。

    启示

    ——定格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路上的变革

    以农牧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把增进民族团结进步当作“发展越来越好,群众生活越来越好”的目标,玉树大力加强城乡基础建设,努力补“短板”、增后劲。立足住房、教育、医疗三大基础民生,持续补齐教育卫生的“短板”;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健康教育和全民健身等活动,着力引导农牧民群众养成科学的理财观念、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和文明习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持续深化正风肃纪,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能力,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如今,通过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活动,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可可西里申遗、藏族文化(玉树)保护实验区这些“国字号”工程相继成功落地,合着创建的节拍,玉树获得的不仅是美丽的物质家园,更是丰富的精神家园。

 

 

当前:B1(2020年04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