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简介
四川省渠县人民医院坐落于賨人古都、渠江河畔,始建于1940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国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同时,医院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网络医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规范化治疗基地。医院占地面积103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编制床位950张,职工956人,有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青年专家1人,四川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个人1人,省专委会委员3人,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8人,中级职称239人,硕士研究生3人。拥有64排128层螺旋CT机,依科达直线加速器,1.5T核磁共振,海扶刀治疗仪,四维彩超,脑外科显微镜,骨科关节镜,鼻内窥镜,血液透析机等先进诊断治疗设备,其中万元以上设备达780余台(件)。
医院除本部外,另有东城分院,设有临床、门诊、医技、行政后勤科室30个。其中,肿瘤科为达州市级重点专科,并通过省级重点专科立项;呼吸科为达州市级重点专科;儿科、重症医学科、胃肠肛肠外科、肝胆外科为达州市医学重点专科在建项目。医院的临床科研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0余项,举办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8项,荣获市、县级科研成果奖33项,年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先后获得全国卫生文明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四川省模范职工之家、达州市感动中国·大爱医院等多项荣誉。
近年来,医院积极实施“质量为本 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重要论述精神,秉承“仁德博爱、精医济世、求实创新、敬畏生命”的院训理念,恪守“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优秀的人才团队、精湛的技术水平、先进的医疗设备、出色的科教能力、优良的服务质量、优美的就医环境,承载着150万渠县人民的健康重任,为渠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医疗保障。
坚守政治担当
忠诚履行党的建设政治责任
该院把践行“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党建引领,强化运用党支部标准工作法,切实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强化责任担当,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按照中央、省、市、县委统一部署,在县委主题教育第二十二巡回指导组的具体指导下,于2019年9月20日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大会,对党的政策方针进行宣讲,进一步加强全院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开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班,开展集中学习10余场,专题讨论4次,覆盖全院所有党员干部。制定个人自学方案,要求全院干部职工自学学时每天不少于2学时,每周不少于18学时。同时,开展“以案促改”专项整治,促进各项工作抓紧抓实。
强化措施,抓牢意识形态工作。认真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按照《中共渠县人民医院委员会关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方案》,全力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的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领导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确保把工作责任落实到位。以党委中心组为学习龙头,以党支部为学习单元,带动科室职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2019年,党委中心组学习15次,讲党课4次。结合主题教育,为党员干部订阅《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理论书籍,组织参加网络答题及知识测试,确保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入脑入心。
提升思想意识,营造良好党建氛围。坚持把党委班子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修订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构建上下同心、齐抓党建的良好运行机制,积极营造领导班子“合心、合拍、合力”的良好氛围。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方针,不断发挥先进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引导员工向党组织靠拢,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今年,发展预备党员4人,预备党员转正4人。院党委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优秀共产党员37名,优秀党务工作者4名。强化医院宣传,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医院取得的巨大成绩及专项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十件事”、重点专科建设、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制作医院宣传视频15期,在各新闻媒体平台发表信息139篇,拍摄的《医者初心》宣传片荣获省卫健委第五届微电影评选活动优秀影片奖。同时,积极参与“中华诗词之乡”创建活动,获“渠县诗教先进单位”称号。
坚持稳扎稳打,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工作。强化“整县摘帽”成果运用,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原则,继续加大帮扶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工作措施,组织帮扶干部每月一次入户帮扶,通过入户调研、开展座谈的方式,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同时,结合行业特点,深入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严格执行“先诊疗后结算”一站式服务,实施大病救助,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的就医困难,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投入帮扶资金196万余元,收治精准扶贫住院患者6900余人,点评通报住院医嘱12期,完成扶贫白内障手术512例。该院荣获渠县2019年度“脱贫攻坚贡献奖”。
狠抓廉洁建设
推动全院党风政风行风向善向好
该院持续夯实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意识,着力营造“廉荣贪耻、廉洁行医”的良好氛围,以严明的纪律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项事业有序推进,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狠抓廉洁教育。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采取专家授课、集中学习等方式认真学习《警醒》《打铁还需自身硬》《阳光问廉》《问廉宕渠》节目,促使全院职工树立是非分明、廉洁守法的思想意识,始终做到警钟长鸣、筑牢防线。
狠抓制度建设。严格执行“两准则、四条例”,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推动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收入申报、任前公示,述责述廉、谈话提醒等制度落实落地。修订完善医院制度职责,扎紧制度“笼子”,严格三公经费、工程建设管理、药品采购管理、设备采购管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形成党风廉政新格局。
狠抓医德医风建设。以开展“以案促改”专项整治活动为核心,围绕“不忘救死扶伤初心,牢记白衣天使使命”主线,落实“三类公开”,畅通“三大监督渠道”。建成四大防控体系,全面强化医风医德、规范医疗行为,优化服务环境。将医院的党务院务、服务流程、权力运行等,通过展板宣传栏、官方网站向社会全面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达到党组织凝聚力及廉洁从业意识提升。以专责监督、医德医风监督、社会监督为抓手,强化纪律审查,完善医德医风管理制度,接受社会舆论监督,达到制度管人,制度“保护”人的效果。从建章立制、规范流程、风险评估、教育警示和扩大监督等多个环节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加强预防,全面建设教育防控、制度防控、岗位防控、群众防控四个防控体系,确保权力定界定岗定责,风险可视可防可控,监督同步同轨同向,切实提升廉洁从业意识。2019年,发放问卷调查表1200份,群众满意率达96.5%,收到感谢信12封、锦旗90面,受理群众投诉99件,反馈率100%,满意率98%。
聚焦医疗主业
持续推进医疗质量管理再上新台阶
该院始终秉承“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种质量管理组织。调整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等,同时,各科成立了以科主任为组长,诊疗组长为成员的质控小组,明确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并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责任分工落实到每名医务人员,为医疗质量与安全提供了组织保障。
加强临床规范管理。根据住院首页病历管理规定,严格执行三、四级手术上报制度,并每月对病案首页的三、四级手术进行填写监测,对填写有错误的地方及时通知个人进行修改。同时,加强病历内涵建设,规范医务人员的病历书写行为,以抓病历质量带动医疗工作。2019年,该院共开展三、四级手术5494例,质控病历29030份,甲级病历达到95%。
强化监督考核。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监督责任制。根据《2019年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及评分办法》,每月组织医疗、医技、门诊医疗质量委员会成员对全院的医疗质量(申请单、报告单、处方、门诊病历、住院病历)进行全面检查,有问题的地方书面通知各科室,并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的检查与监督,及时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患,提出整改意见。
增强忧患意识
持续推进医疗安全再达新要求
该院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新添举措,逗硬实施,有效防范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加强医疗安全教育。集中组织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并严格遵照《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术能力培训,逗硬执行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准入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医患沟通、疑难病案讨论等制度。加强医疗安全报告,做到重大医疗事件立即报告,严重差错及时报告,一般差错如实报告。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畅通投诉渠道,完善来信、来访、来电、网络“四位一体”投诉受理体系。不断规范处理程序,切实实施投诉台账化管理,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加强全员教育培训,采取依法依规处理、协调处理、医调委处理等多种形式,解决医疗纠纷,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2019年,该院共接收到医疗投诉27件,共处理医疗纠纷9件,其中协商解决3件,医疗调解委员会调解处理3件。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推进医疗服务能力更上一层楼
该院积极调整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开展“过度医疗、检查及药品费用高”专项整治活动。紧密围绕“过度治疗、检查及药品费用高”的问题,切实找准职责定位,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格按照诊疗常规和技术规范开展临床工作,因人而异制定诊断治疗方案,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采用适宜技术和基本药物,避免延误治疗和过度治疗。2019年,该院共开展临床路经16056例,完成15194例,完成率达95%。加强科技防控作用,建立完善三医监管、医德医风电子档案、处方点评“三监管”平台,将医院的药品使用管理、医疗检查等内容“晒”在阳光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2019年,该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门诊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52%,大型设备MRI检查阳性率为90.5%,CT检查阳性率为80.2%,DR检查阳性率为65.7%,均在卫生主管部门关于三级医院要求的控制范围内。
做好迎接大型医院巡查工作。加强思想认识,把市卫健委巡查工作当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积极主动配合检查,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做到“讲成绩不拔高,讲差距不护短,讲问题不遮掩”。同时,强化问题整改,把巡查过程作为寻找差距、促进发展和提高水平的过程。
积极推动绩效管理改革。邀请了山东诚创管理有限公司对医院进行全面了解,并坚持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原则,采取了问卷调查、书面沟通、现场查看、市场调查等形式,制定了医院绩效管理改革方案。同时,创新开展了读书月、“5分钟营销法”等活动,促进全院职工转变观念、激发工作的积极性。今年1月,新的绩效分配方案正式试行。
全面加强科研学术建设。大力加强学科学术建设力度,全面促进医院内涵建设。2019年,完成市卫健委课题立项成果评价2项、积极申报市卫健委科研课题立项1项;发表论文52篇,核心期刊1篇;消化内科通过四川省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现场验收答辩;肿瘤科进入四川省重点专科影响力排行榜前20名;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3项,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2项;参加完成各级培训学习近1000余人次,专业技术人员学分达标率达90%;成立了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规范化诊疗基地。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持续推进医疗队伍建设再增新力量
该院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实行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加强人才管理。积极参加达州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千名硕博进达州”行动,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完善福利措施,确保人才引进工作有效开展。2019年,医院招录本科、大中专学历的优秀毕业生55人,及时申报、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73人,聘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5人、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3人,处于达州市同级医院领先水平。
充实领导力量。2019年,按照县委工作要求,医院对副院级领导及以上部分的领导人员进行了调整:新设党委书记1人,调整副院长3人,工会主席1人。同时,医院按照干部工作的新要求和院党委《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共提拨使用干部31人,实施岗位交流15人,挂职20人,免职16人。
做好医护人员培训教育。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做好岗前培训,加强实习、进修生规范化管理及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着力锻造专业的技术水平。同时,积极加强医护人员的“三基”训练,全院考试合格率达100%。接收下级医院进修生33名,完成乡村骨干医师培训学习15人,完成全县75名全科医生临床转岗培训任务。与此同时,医院的对外交流、对口扶持、拥军优属、设备管理、院感监测、医保体检等工作都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
团结奋进,山海可蹈,勠力同心,未来可期。下一步,该院全体职工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及县卫健局的具体指导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恪守初心、勇担使命、艰苦创业、克难奋进,锲而不舍地抓紧抓实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为新时代渠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医疗保障,为加快实现渠县“三个定位”,倾力助推达州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而努力奋斗!
(渠县人民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