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味悠长
黄超鹏

    久居都市,下班回家后常常无暇准备丰盛的饭菜,更不必说亲自煲煮一道老火靓汤了。因此,便捷美味的紫菜汤便是我的首选快手汤。

    家乡多海产,干紫菜轻便易携带。每次归乡,母亲都会准备一袋让我带回,圆形薄片的干紫菜,一袋能装二三十片。在锅中加水烧沸,投入干紫菜后再打个蛋花,就是营养丰富的紫菜鸡蛋汤了。此汤制作简单,滋味却悠长,连一粒味精都不用下,一点油盐就能带出紫菜的鲜味,足矣。家乡人还喜欢将紫菜与肉类同煮,牛肉丸、猪肉、猪杂、鲜虾或虾干等都是配汤的好材料。

    犹记孩提时,奶奶会在煮饭的灶台前,用火钳夹住一两片紫菜,轻置于灶口,反复翻转烘烤,不一会儿,干紫菜便散发出阵阵香气,成了一道令我垂涎的零嘴小食。当年在省城读书,同学们都喜欢带点各自家乡的土产去学校,所谓“分甘同味”。我如法炮制奶奶的手艺,借用食堂的炉火,放几片从家中带来的干紫菜到铁丝网上去微微炙烤,香气弥漫之时,同学们就围拢过来,一人捧着一杯泡面,我则像太公分猪肉一样,一人撕一小片。未料,烤紫菜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成为最抢手的美食。

    别看紫菜如此家常,采摘它却非易事。旧时,海边的人们得到惊涛拍击的礁石上去采割紫菜。据说,越是风急浪大的礁石上,紫菜的产量就越丰富、品质就越优良。惊涛凶险,脚下湿滑,采割紫菜自古就是高危行业。我的家乡有句老话叫“浪险过,拍紫菜”。“浪险”在潮汕话里指一件很危险、很轰动的事,后来几经演化,被用来形容一些很厉害、很能干的人,也可作为语气强烈的副词使用,相当于“最”“特别”“非常”“尤其”之类。

    现代渔业不断发展,慢慢有了人工养殖的紫菜,采割作业的风险不再,但紫菜的风味似乎也随之弱化了。我以为,那是因为近海养殖的紫菜没有经过急浪与礁石的锤炼,总少了一份骨气与神韵,就好比温室培育的鲜花同经霜历雨的野花,孰美各有所好,孰强却一目了然。那种口感和风味上的微妙差异,正是我分辨紫菜高下的难以言传的秘技。母亲还告诉过我,紫菜如果变成深褐色,说明储存过久,不宜过多食用。

    紫菜具有食疗功效,化痰利尿,清热解毒,还能治疗碘缺乏症。但也并非人人皆宜,由于碘过量引起的甲亢患者就不可多食了。所谓过犹不及,凡事适度,人生事也大抵如此吧!

当前:A3(2020年04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