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乌达区 从群众的需求出发 新时代文明实践更接地气

    贴民心的志愿服务、“订单式”的帮扶……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以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工作目标,以“新思想引领百姓走进新时代”为统领,加强阵地建设,整合优化服务,丰富活动内容,努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成兼具思想引领、传播党的声音、传承优秀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供惠民服务的多功能综合性的文明实践阵地。目前,已建成1个自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成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了区、镇(街道)、社区,中心、所、站三级覆盖。

    顶层设计打造文明阵地

    乌达区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先后制定印发了《乌达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试点工作方案》和《乌达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区、镇(街道)、社区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建设和任务要求,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镇(街道)具体实施、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联动机制。

    同时,采取“调研+观摩+督导”的工作推动机制,以调研指导、观摩学习、督导整改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结合“农区居民少,矿区搬迁人口多”的实际情况,乌达区在农区全面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基础上,选取城区社区永昌佳苑作为试点站,在全市率先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从农区向城区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将文明实践工作的范围辐射延伸至其它村镇和街道社区。今年1月,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现场会上,乌达区作经验交流发言,为乌海市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供了“乌达样板”。

    此外,乌达区还依托融媒体中心、文明网等媒体开辟“文明实践在行动”专栏,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工作举措和工作成效,形成了全民知晓、全民参与的强大宣传声势。

    精准服务对接群众需求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乌达区始终坚持以群众需要为导向,按照“8+N”模式有针对性地组建有特长、有专业、有技能的志愿服务队伍,实现服务精准化。

    在区级层面,组建以理论宣讲、文化文艺、思想道德、法律服务、教育关爱、科学普及、体育健康、扶贫帮困为主要内容的8类志愿服务队,下设若干支志愿服务分队,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志愿服务,实现区、镇(街道)、社区,中心、所、站志愿服务队伍三级覆盖。

    建立志愿服务项目清单制,推广完善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线上线下互动模式,群众需要什么,就服务什么;群众在哪里,服务就到哪里。梁家沟街道办事处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单卡》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派单表》,群众可根据实际需求“点单”,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派单”,各相关责任部门单位志愿服务队“接单”完成服务。除此之外,还积极利用“乌达发布”“文明乌达”等网络平台向群众常态化地提供接地气的学习内容,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精准服务。

    创新项目打造特色品牌

    乌达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推进文明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推行服务内容项目化,重点在亲子教育、社会关爱、社区服务等方面开发志愿服务项目,经过统筹安排、精心设计,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示范效应、产生广泛影响的志愿服务品牌,如“邻里理事会”文明实践活动、“老奶奶帮帮团”文明实践活动、“亲子讲堂”文明实践活动、“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治”公益活动等,这些志愿服务品牌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风持续吹向基层。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征途上,乌达区把贴心的服务切切实实地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让老百姓拥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乌海市委宣传部供稿)

 

当前:B1(2020年04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