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就家庭、家教、家风问题作出精辟论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这对于当前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推进廉政建设,正党风促政风带民风,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我们党的老一辈领导人和许多革命前辈,在矢志不渝、坚定不移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利益奋斗的实践中,处处率先垂范,开创了红色家风,成为全党全社会称颂的家风表率。
党的许多领导干部都十分注重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焦裕禄教育一家人扎根兰考,与群众共命运,他不让孩子“看白戏”,将票款如数付给戏院,又建议县委作出“十不准”的规定;谷文昌让高考落榜的大女儿做临时工,二女儿结婚时准备家具,他没有批给一寸木材;杨善洲严格约束家人,“公车不私用”,连搭“顺风车”也不行。他们培育家风,抓到了根本、落到了行动,他们以公仆之心、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奉公品德,立身、干事、治家,是领导干部的榜样,也是传承红色家风的榜样。
红色家风在代代相传中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是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修身的一面镜子,激励党员干部万事民为先、掌权重治家;它是从政“体检”的一个场所,对党员干部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有评判、督导之效,敦促党员干部以敬畏之心、谨慎之行对待权力;它是思想上的一道前沿防线,对腐朽思想的侵袭、糖衣炮弹的诱惑,有警示、抗击之用,引导党员干部清廉守节,拒腐蚀永不沾;它是立德育人的一个起点,党员干部子女的人生第一粒扣子在这里最先扣好;它是党的精神宝库中一笔可由社会共享的财富,带动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党员干部都应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这也是检验党员干部掌好手中权力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