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熟 走好“一颗子” 激活“一盘棋”
李仲勋  陆洁晴

    近日,江苏省常熟市召开专题会议,部署2020年度“331”专项行动工作,决意以“归零”的心态,聚焦火灾事故防控、存量隐患消除、重点难点攻坚、品牌创新建设、集中专项整治、行动保障支撑六个方面,全面实施18项主要任务。从最初立足除隐患、保安全这一出发点而开展,到现在已成为社会治理的有效抓手,“331”专项行动不断提升着常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走好“一颗子”, 激活“一盘棋”,常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全方位地为人民群众编织出一张坚实的安全防护网,也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迎难而上 造就更多安全感

    在沙家浜镇综治办专职副主任顾静的指引下,笔者沿着昆南村的乡间小路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质朴但布列整齐的楼房,眼前的村容环境整洁优美,与顾静描述的整治前车辆难行、杂物拥堵、水泄不通的面貌已大相径庭。

    同样改头换面的,还有红石村的东来路与东升路。原先,这两条路的沿街商铺大多被改造为小型服装加工场所,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经过集中整治后现在已焕然一新。对老旧公房进行全面清租,并建立安置小区;引进第三方机构,为企业提供消防安全专业指导,并定期开展检查,实现常态监管……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个中艰辛也让顾静感慨万分,“刚开始老百姓觉得利益受到了损害总是抱怨,但是我们始终坚信,这是为了老百姓的安全考虑,大家总会理解的。”

    2018年4月,常熟启动了彻底排查彻底整治“三合一”和群租房消防隐患专项工作,就此拉开了持续至今的“331”专项行动的大幕。专项行动伊始,面对各种困难阻力,常熟全市上下顶住压力,迎难而上,蹚出了一条公共安全领域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在全市范围发布整治通告,向全市人民承诺表明市委、市政府的决心态度;每逢重要节假日,市级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走村入户上门开展面对面宣传;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由市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责任闭环,确保整治力度直达末端……经过治理,常熟2018年和2019年的火灾事故分别同比下降26%和43.43%,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群众的平安获得感逐年提升。

    科技支撑 打造长效监管机制

    “你看,我们通过‘五色’标签管理,实时掌握出租房屋的隐患状态,实现了精准化管理。”在常熟东南街道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分中心,一张电子屏幕上,红、黄、绿、蓝、灰五种颜色标记着这个街道出租房的安全等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五色管理的背后,是一个名为“安居超市”的平台在发挥着作用。

    针对出租房安全管理难以常态化这一问题,常熟开发了出租房屋“安居超市”平台,建立了出租房屋信息采集、隐患巡查、整改处置、信息反馈闭环工作机制,保障全市出租房屋安全管理的常态长效。“安居超市”平台根据房屋隐患类型自动匹配颜色,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标为红色,责令限期整改;存在一般安全隐患的标为黄色,责令当场或限期整改;被关停取缔或不再出租的标为灰色,加强日常监管巡查;符合安全条件并已出租的标为绿色,落实房屋租赁备案制度;符合安全条件尚未出租的标为蓝色,在互联网公布房源。与此同时,通过房源登记备案、租赁登记备案“双备案”前置管理,从源头上杜绝隐患出租房屋流入市场。

    实现长效监管,除了互联网,还有一张“网”在起着作用。常熟推动警务网格和综治网格的充分融合,打通了一个“警务网格发现问题、与综治网格协同整治整改、核实验收整改结果”的“巡改验”闭环管理流程,实现了对出租房屋的安全长效监管。

    “面对管理跟进不及时、火灾隐患边整边冒、经常反弹回潮的问题,唯有立规矩、管长效,才能真正地实现由运动战向持久战的转变。”常熟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吴建伟表示,借助两张“网”,常熟的出租房屋安全管理闯出了一条新路,隐患存量和事故大幅减少。统计显示,常熟累计整改隐患出租房屋37528户,目前全市13.2万户出租房屋的合规改造率始终稳定在99%以上。

    系统推进 引领治理能力提升

    在常熟碧溪新区浒西村赵家宕,笔者看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小公园、停车场、健身步道、砖瓦桥依次错落,道路宽阔,楼宇整齐,俨然一派田园风情。看到笔者,赵家宕19号的户主吴惠芳放下手上的针线活出门打招呼,自豪地展示着儿子种的花花草草,“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孩子不愿意住在城里,非要回家住。”

    就在一年前,赵家宕还是杂物满地的景象,随处可见私搭建筑,被村民们称为“难以下脚”。“专项行动中,浒西村共拆除村民违章搭建建筑6万平方米,我们利用整治腾挪出的空间,打造了眼前的新景象。”碧溪新区浒浦办事处主任吴飞介绍,在留出拓宽村道的路基后,浒西村利用整治释放的土地资源空间,为村民完善污水处理、雨水分流等基础设施建设,还顺势发展了“亲子采摘”等特色农业,快步跟进美丽乡村建设。

    常熟坚持把“331”专项行动纳入社会治理“一盘棋”,针对整治造成的大量建筑垃圾堆放、土地空置、相当数量的产业工人无房可租等一系列问题,迅速启动村庄人居环境“233”专项行动(两创建三优化三提升)和“2+N”集宿房疏导安置工作,顺势推动治理转型再升级。

    “我们正谋划引进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实现村级经济的转型升级。”东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郭晓峰介绍,此前街道村级经济存在产业层次低且安全隐患大的问题,通过“331”专项行动,拆除了一批不符合规范的厂房,腾出了大量发展空间,街道准备建立人工智能产业园,为常熟高新区提供产业配套。如今,以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快产业转型的案例在常熟比比皆是。

    常熟还通过“企业建、政府助、社会疏”等多种形式,盘活现有资源,释放安置潜力,不仅留住了产业工人,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关怀与温暖。据统计,2018年以来,常熟累计建设、建成集宿项目102个,可安置企业员工2.44万人。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常熟市委副书记、市长焦亚飞表示,常熟将久久为功,担当作为,在追求安全的道路上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当前:B1(2020年04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