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文明办:凝聚志愿力量 有序高效抗击疫情

    本报讯(津文)近日,在第118场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文明办主任刘志刚介绍,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文明办按照中央和市委的部署,在市委宣传部领导下,动员指导全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序、高效地投入到疫情防控中来。

    发倡议,注重组织引导。2月3日,市文明办发布《凝聚志愿力量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致我市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信》,号召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在统一指挥、社区化、组织化、力所能及等原则指引下开展志愿服务,并第一时间公布市文明办和16个区的志愿服务咨询电话,累计解答咨询1900余个。

    抓重点,强化精准对接。市文明办会同文明委成员单位,结合天津市疫情防控实际,特别是一线实际需求,精准对接、服务所需。一方面,以天津志愿服务网为载体,组织发布经过认证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另一方面,结合疫情防控的阶段性需求,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卡口防控、心理疏导和心理援助活动、复工复产企业和公共场所消杀工作等。

    树典型,彰显榜样力量。通过主流媒体及文明网、文明天津等平台,广泛宣传天津市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的感人故事。在媒体开设专栏,刊发电子简报,开展“2020我的别样春节”短视频征集,推出“3·5”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故事会,在“天津好人”推选活动中加大疫情防控志愿者比例。

    重服务,做好服务保障。作为全市广大志愿者的家,天津市文明办在疫情期间积极协调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累计为志愿者提供防护物资和服务价值达270余万元。

    疫情期间,天津志愿服务工作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广泛化。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全市有8431支志愿服务团队的277689名志愿者投身各类志愿服务工作。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平安志愿者、劳模志愿者、退役军人志愿者都第一时间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天津志愿者的身影也活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有的作为驾驶员参与发热病人的转运,有的投身社区防控,有的提供线上义务家教……

    社区化。天津是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的发祥地。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很多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自觉参与门岗值守、测温消毒、登记排查、入户宣传等工作,极大地补充了社区一线防控力量。志愿服务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在服务“一老一小”、便民惠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疫情期间,很多志愿服务组织还与社区结成对子,为今后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便民服务奠定了基础。

    专业化。这次疫情防控中,志愿服务涵盖了社区防控、服务一线医护人员及其家属、爱心捐赠、代购代办、义务献血、线上义务家教等。其间,很多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团队结合所长开展服务,如安定医院李洁院长的心理危机干预志愿服务团队、希望24小时团队为一线医务工作者、确诊患者和普通市民开展心理辅导;蓝天救援队为100余家单位免费消杀240多万平方米;部分高校外语专业的师生志愿者参与到涉外防控工作中等等。

    据刘志刚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天津新增注册志愿者7万余人,新增注册志愿服务团队2000余支。截至目前,天津市有注册志愿者247.6万人,志愿服务团队1.6万余支。志愿文化影响日益广泛,志愿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当前:A3(2020年04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