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新风尚 聚焦精细化
——从北京2020年“四项”重点工作感知城市温度
杨澜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结合疫情防控,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工作,弘扬新风尚,聚焦精细化,让城市更有底气温度、更加整洁安全。”4月17日召开的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暨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动员部署大会,提出要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谋划推进,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力争创造出更多的北京经验、北京样本。

    “弘扬新风尚,聚焦精细化”,是这次会议的要求,也是北京这座城市不断散发暖人温度的不竭动力。

    重点一——深入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北京着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持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把广大干部群众在疫情防控中的感人事迹,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培育扶危济困、守望相助、文明有礼的社会公德。”在这次会议上,北京再度发出了深入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动员令”,要求全市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把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北京榜样”宣传。选好“北京榜样”,形成表彰制度体系,加强“2020北京榜样”选树宣传。同时把广大干部群众在疫情防控中的感人事迹,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培育扶危济困、守望相助、文明有礼的社会公德;

    道德模范评选。广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弘扬道德模范的高尚品格,持续宣传树立身边可亲可信可学的榜样人物,关爱、慰问道德模范,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工作;

    志愿服务常态化。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引导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形成市民群众自己动手、互帮互助的浓厚氛围,让参与志愿服务成为市民群众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未成年人引导。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巩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阵地,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做好2020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评选。

    重点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发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同时也是新十年的开端,北京市将不断加强顶层设计与阵地建设,推动德法共治,拓展创新工作载体,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这一年,将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主动策划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基层群众走出家门、走进基地,开展参观实践、培训学习等活动,探索形成北京市的独特优势和创新经验。

    这一年,将继续深化背街小巷文明创建,以环境精细化治理提升为重点,开展“美丽街巷我的家”宣传,推广整治创建成果,不断深化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水平,推动街区有序更新,共同推动首都文明建设。

    这一年,将紧抓“礼让斑马线专项行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示范路口创建,在“排队日”“让座日”“全国交通安全日”等重要节点,推出“鲜花送给文明人”“斑马线前15秒”“探头下的示范路口”等系列活动,构建和谐顺畅的交通环境。

    这一年,将围绕《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颁布实施,做好专题普法宣传,大力开展文明行为法治宣传,推进精神文明德法共治。

    重点三——持续开展公共文明引导专项行动

    2020年,北京将围绕城市治理难点痛点,持续开展公共文明引导行动,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要加强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做好疫情防控防护,倡导使用“公筷公勺”、 在公共场所保持“文明一米线”;要抓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等条例落地实施,形成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的健康生活方式;

    要以“做新时代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目标,以礼仪、秩序、服务、观赏、网络等文明礼仪引导行动为载体,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礼仪;

    要做到“空调调高一度”“理性追思 文明祭扫”,合理进行垃圾分类,形成“人人守护蓝天碧水”的文明风尚;

    要用好网言网语,讲好首都文明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引领网络文明新风尚;

    要培养了解、参与冬奥会筹备的工作热情,开展“助力冬奥 文明观赛”主题宣传活动,营造文明喜庆、欢乐祥和的浓厚社会氛围。

    重点四——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新的一年,北京将以评选表彰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新一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和首都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为契机,加强分类指导,推进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档升级,使文明实践工作更加出彩。

    会议指出,要突出做好“五大创建”工作,提升全国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五大创建”水平。在文明城区创建上,充分发挥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的“指挥棒”作用,强化分类指导和动态管理,向文明城区的更高层次迈进;在文明村镇创建上,聚焦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乡风民风、文化生活建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文明单位创建上,突出“诚信建设”重点,全面深化北京市诚信企业创建活动,积极推介诚信建设先进典型,扩大诚信“红黑名单”发布范围,完善信用联合奖惩联动机制;在文明家庭创建上,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在文明校园创建上,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激活创建细胞,夯实文明校园的基础,打造优秀的校园文化。

    同时,要聚焦市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实施好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把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标准列入文明创建的测评体系,发动市民群众广泛开展特色文明活动,打造背街小巷示范路。

 

当前:B1(2020年04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