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是件极其普通的事情。然而,当你救人于危难之时,就显得不普通了。
在新冠肺炎疫情极其严重的时候,“湖北血库告急”“武汉血库告急”“宜昌血库告急”,消息传到四川、传到成都,作为兄弟省市积极支持,普通公民也积极响应。我们能为湖北人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也算是为这个社会作贡献吧。
当时,我们单位还在实行弹性工作制,进小区、进办公场所都要测量体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献血,极其不便。单位领导想得周全,相关负责人主动与成都市血液中心联系,请他们到单位采血,干部职工按照预约时间自行前往。
献血那天,我早早地就起床了,戴上口罩,自驾车前往。一路上,行人稀少、车辆也少,驾车的速度自然比平时上班快了许多。单位大院管得很严,车不能进,只能停在另一条街的路边,然后,步行拐几个弯,穿过马路,才到达采血点。我徒步走着,远远地,看见办公楼右侧,停了一辆采血专用车,几位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正在忙着搬桌凳、搭台。走近一看,机关党委有关人员戴着口罩,已在等候,见了我,点头以示招呼。采血工作人员手拿测温枪,在我额头前点了一下,只听“36.5度”,体温正常。
一个人献血,需要经历诸多程序。扫码、取单、填表,等待检验和抽血。整个流程我十分熟悉,因我曾经献过血,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也参加了献血的行列。
我拿着表,等着前面的人起身后,才坐下。护士指了指放在桌上的酒精喷雾剂,示意我给手消毒。接着,量血压、测脉搏、称体重,几项程序后,又往前移动一位。我知道这是血液检测点。只见她拿着一个小针,在我中指上一划,血一下子就出来了。她娴熟地拿着小吸瓶,将血挤在一块小玻璃板上,放入容器,吩咐我在一旁等结果。
等待区域,我和几位同事在一旁的凳子上坐着,时不时地看着忙碌的医务工作者进进出出。过了一会儿,工作人员叫我们上车,坐到献血座位上。一个女护士过来,手里拿着资料,核实了我的姓名、身份信息后,就开始采集血液了。不一会儿,只听护士说:“好了。”
她快速地帮我拔掉针头,递给我两根棉签,让我压住针眼。那动作娴熟而麻利,让我十分敬佩她的专业水准。
十日后,我收到一条短信:“尊敬的无偿献血者,你的血液经检验已合格,将用于救治病人,感谢你无私的捐献。成都市血液中心。”这一下,我激动不已,想到自己的血液能救助别人这让我很欣慰。
通过两次献血,让我对献血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救人于危难之中,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