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4月,河北廊坊处处生机勃勃。3月25日全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召开后,廊坊市住建系统立足于“让城市面貌更美好,居民生活更受惠,群众反响更贴心”,迅速打响了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公厕提升、垃圾清运、花园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创建让廊坊市向着更美真真切切地发生着改变。
公厕提升:
让市民如厕干净又方便
“洗手液、消毒液、取纸机一应俱全,干净又方便,装修也很好,大大提升了市民的如厕体验感。”4月14日,在南龙道和银河路交口处的隆福公厕,市民张女士将双手放在感应消毒机下面,洗手液自动喷出,实现了手部无接触消毒。除了消毒机,这个公厕还设有无障碍卫生间,设施齐全,能满足残障人士、母婴、老人等特殊人群的如厕需求。
“目前市区已开放公厕200座,在管理标准上,现执行‘十无、八净、二通、二完好’标准,即无纸片、无烟蒂、无粪迹、无痰迹、无积灰、无臭味、无苍蝇、无蛛网、无便满溢、无地面积水;周边环境净、吊顶净、门窗净、墙壁净、便槽净、设备净、洗手盆净、蹲台净;水电通、排污通;建筑物完好、设备完好。随着新风除臭空气净化系统、节水增压水箱和配套便器、防水防污隔断等新设备的投入使用,硬件设施水平提升为公厕日常管理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实现了保洁质量的提升。”廊坊市环卫局城肥处业务科副科长张洁介绍说。
在此基础上,市环卫局全面实行市区公厕24小时开放模式,最大限度满足市民用厕需求;在人性化服务方面,积极开发了公厕电子地图及手机APP,为市民及外地游客提供便利;在市区道路两侧安装公厕指示牌400多块,每隔500米至少设有一处公厕指示牌;在140座公厕内安装了皂液器和免费取纸机,在市区主次干道的80座公厕门口摆放专用垃圾桶。
垃圾清运:
推广桶装垃圾直运新模式
4月14日上午,安次区隆福垃圾中转站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一辆辆小型垃圾清运车将周边小区、商业区的垃圾运到这里,再倒入庞大的垃圾压缩机中。工作人员对垃圾进行消毒处理后,调试设备按下开关,垃圾就被“吞”下,成功完成压缩。
为进一步落实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环卫局在确保正常清运工作的基础上,自3月起开始对市区内垃圾中转站以及露天垃圾收集大箱进行清洗维修粉刷工作, 确保环卫设施面貌焕然一新。根据城市发展与市民实际需求创新改革垃圾清运收集模式,推广桶装垃圾直运新模式,已正常进行直运服务单位285个,以上单位共摆放垃圾桶5917个,每天清运生活垃圾200余吨。
打造花园城市:
放眼处处是风景
4月14日,廊坊市文化公园内湖光潋滟,春意盎然。以“林涧花溪·丝路花海”为主题的“第四届郁金香展”为市民献上一场赏心悦目的春之盛宴。
今年,廊坊市园林局以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动廊坊花园城市建设。
2017年8月,廊坊将月季花确定为市花。近三年,全市依托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路径,努力把廊坊打造成“月季之城”。2019年,在市区建设月季主题公园、游园,大型公园中增设月季园中园;在城市迎宾线路及新扩建道路加入月季元素;沿街单位增加立体花墙,打造色彩缤纷、层次丰富的月季花海景观,使月季花景观效果得到全面提升。一条条被月季簇拥的主干道,成为城市风景线。
今年,园林绿化将以机场北高速为重点,全力打造花园城市,坚持一街一特色、一街一精品定位,着力打造了以樱花、玉兰、海棠等花卉为主的特色景观道路,规划设计了道路节点花卉组团和城市绿雕,更好地突出花园城市特点。计划新植、补植各类树木31.06万株,新增绿地60.41公顷;在丹凤公园北口、世纪广场和车站北广场建设市花景观,共种植38万株。截至目前,廊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93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