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地的温度
曹春雷(山东)

    野地,是村庄的后花园。不管哪个季节,孩子们总能在这里找到乐趣。比起鲁迅先生的百草园来,野地里的草,种类可要丰富多了,称得上“千草园”“万草园”。一个孩子在这里学到的自然知识,要比学校自然课上学到的鲜活得多。

    譬如,你可以看一只刺猬笨拙地过田埂,你拿草枝拨弄一下,它就马上缩成一团刺球。你还能看到一只野兔跳跃时那种迅如闪电的姿态。当然,你尽可以让自家的大黄狗追上去,看一场惊心动魄的速度表演。但十之八九,大黄狗是悻悻而返的。偶尔,黄狗叼着野兔,欢快地奔回你跟前。

    如果你兴致突来,与大黄狗赛跑,或者一起在草地上打滚,那么,也没人笑话你。野地何其空旷,大部分时候,除了你,四周寂寂无人。而且草那么茂盛,那么柔软,决不会硌疼你。对待孩子,野地总是敞开怀抱,呈现出最大的善意。

    当然有时候,野地也会和你开个小玩笑。你光脚在田里奔跑,脚被刺了一下,疼,扳起来一看,是蒺藜,拔下来,没好气地扔掉,然后再跑。与玩耍的畅快相比,被蒺藜扎一下,怕什么呢?

    要是你在学校或者家里挨了批,心里闷闷的,也大可到野地中来,将手拢成喇叭,对着野草野花,大声喊上几句,心就好受多了。天上飞过的鸟,也会冲你叫几声,表达它的同情和理解。

    还有很多时候,你是受娘之命来野地里割草的。这也没什么,拿镰刀,低下头,噌噌噌,一会儿就将筐撑满了。也有时候,是来放羊,那也不要紧,你赶羊来到野地上,让它们自个儿吃就是了,它们去哪儿,你就去哪儿。它们去的地方,肯定是草最茂盛的地方。你还可以把牧羊鞭一丢,躺在一块干净平整的大青石上,把自己摆成一个“大”字,遥望蓝天。那些白的云,缀在蓝的底幕上,不时变换姿态,一会儿像蹲着的狗,一会儿像奔跑的马。

    你把这片野地踏遍了,假如能看得清每一次留下的脚印的话,就会看到在很多地方,脚印摞了一层又一层。在春天,你知道哪里的野花最多。在夏天,你知道哪个地方容易寻到野瓜。在秋天,你知道哪一处坡上的酸枣最甜。冬天呢,你知道顺着哪条路能抵达野兔的老巢。

    但你并不总是喜欢乡野。当你在爹娘的吩咐下,在田里汗流浃背地干农活时,或许你会想着今后要努力挣脱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离开这片野地,到遥远的地方去。

    终于有一天,你如愿了,每日都在陌生城市的高楼间奔忙。但你忘不了故乡的野地,你常常在记忆的河里,一点点把它打捞出来,然后折叠起来,装在离心最近的地方,用它的温度煨暖你的乡愁。

 

当前:4版(2020年05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