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挂牌。作为成都市首个挂牌运行的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青羊区立足实际和群众需求,整合资源建平台,开展打造品牌活动,提供精准化志愿服务,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力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往深里走、往群众的心里走,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扮靓城市。
如今,走在青羊区的大街小巷,文明新风吹拂,一幅生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青羊画卷徐徐展开。


红领驿站全方位服务 让楼宇企业员工有获得感
走进青羊区西御河街道的红领驿站,前台墙面上“红领驿站服务中心”八个红色大字格外显眼,一侧的“红领沙龙”休息区可供人们读书或小憩。往里走,是“红领长廊”,长廊左侧印刻了川剧脸谱,还设置了三块播放屏滚动播放西御河街道的历史片、党建知识等,长廊右侧是“两新”人才工作室和思源堂。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时,青羊区始终聚焦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地制宜在西御河街道打造了切合基层党组织、楼宇企业员工需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红领驿站。“驿站占地2200平方米,是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主要为楼宇企业员工、党员提供休闲娱乐、沟通交流服务。”青羊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红领驿站一场压力管理与心理疏导讲座中,志愿者老师的专业辅导让白领小张近段时间的工作压力有所缓解。“老师不仅帮助我疏解了心理压力,还教了我许多解压小妙招,我们也互加了微信,遇到心理问题随时找他。”小张说。
工作单位门口的一次讲座,帮助小张解决了问题。而类似这样能够为楼宇企业员工提供服务的讲座、活动,时常在红领驿站的各个功能室内开展。红领驿站的红领舞动活动中心,常年开设白领们喜爱的瑜伽、舞蹈课程,缓解工作压力,丰富业余生活。红领驿站的思践厅,是楼宇企业员工身边的理论宣讲平台,他们常常聚集在此,听青羊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小分队的队员们宣讲党的理论、惠民政策。“每次到这里听宣讲,我都感到受益匪浅。”某企业员工李丽这样对记者说。
自红领驿站建立以来,青羊区就依托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传播和实践活动,让党的理论政策在楼宇企业员工心中落地生根,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接下来,我们还将依托红领驿站,多维度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让基层党组织、企业员工真正地在实践活动中有获得感。”青羊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站一品牌 让文明实践有深度
障碍乒乓、摸石头过河、跳绳接力、单人拔河……4月24日下午,一场趣味运动会在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行。这是青羊区府南街道锦屏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今年举办的第一场以“蓉漂”人才为主力军的活动。参与者们或在场下呐喊助威,或在赛场上挥汗如雨,充分感受运动的快乐。
成立于2004年的锦屏社区属于青羊区现代化新型社区,辖区内有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都人才园),汇聚了各类人才和大量“蓉漂”群体。为此,锦屏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潜心打造“蓉漂”人才文明“加油站”,为“蓉漂”群体提供帮助和服务,传递关爱。
“我们主要是提供志愿服务,为‘蓉漂’群体提供帮助。我们成立了‘蓉漂’志愿服务协会,在服务好‘蓉漂’群体的同时,协会成员也在公益活动中获得成长。”锦屏社区党委书记宋杨告诉记者,“目前我们还构想将成都的街景拍摄制成短片,在辖区企业、小区内播放,让更多年轻人感受成都文化,有更多归属感。”
要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就要做好社区服务的文章。锦屏社区的“蓉漂”品牌活动只是青羊区立足社区实践,因地制宜服务居民的一个缩影。
为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更好地开展,青羊区全力推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使站站有品牌,个个有特色,让社区绽放美丽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花。
在玉沙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个周末都会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项目——“睦邻里·醉玉沙”主题活动。“我经常参加其中的亲子绘本阅读课。”在社区居民娜娜看来,亲子绘本阅读课不仅能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还能促进亲子关系。
“我家老规矩”分享会,“学在草堂”“爱在草堂”系列活动,“同怡同益”志愿服务……在青羊区四道街社区、草堂路社区、同怡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依据各个社区实际创建的文明实践品牌活动,也在持续开展,成为青羊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志愿服务全面开花 为文明实践增光添彩
通过微信发布疫情防控知识、传播抗疫优秀文艺作品;牵头开展义剪活动、推动“菜篮子进社区”项目、举办居民线上教育培训课;为缓解居民及社区工作者心理压力,组织专业心理健康工作者通过微信、电话提供服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青羊区“青益+”社创志愿服务队通过多种形式助力疫情防控。
“青益+”是青羊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特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青”指青羊区,“益”指公益,“+”则代表政府、企业、社区等的共同参与。“如今,已衍生出了青益+捐助、青益+培训、青益+宣传等志愿服务子项目,汇聚了企业、高校、社会组织的各类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青羊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紧扣群众需求,青羊区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精心烹制志愿服务套餐,家庭教育公益培训、社区公益课程、应急救护公益讲堂等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相继落地,引导多个社区启动具有自身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理念也深深地刻在了居民心中,激发了大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每当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许多居民都会主动报名参加。”青羊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已有注册志愿者11.2万人。”
志愿服务,人人参与才最暖心。为鼓励更多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多个社区还实行了志愿服务积分制,设置线上志愿服务积分商城。居民参加了志愿服务,可通过线上积分商城兑换相应的服务或商品。“下一步,我们将打造更多的暖心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帮助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也会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保障措施,让志愿服务遍地开花。”青羊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