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石泉“四化”推进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本报讯(黄蓓)近期以来,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坚持按照项目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要求,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着力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项目化运行。紧紧抓住理论学习宣传、科技教育、法律援助、乡风文明、卫生健康、产业技能、环境美化等重点领域,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策划组织了“理论+”“小喇叭 大世界”“民情联络员”“文明之光”“准妈妈课堂”“益童成长”“传技面对面”等一批操作性、示范性强的志愿服务项目24个,并派单给12支特色志愿服务支队,制定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规范开展志愿服务。

    专业化服务。不断壮大专业志愿服务团队,建立了法律、医疗、农业、心理咨询等多方面的“人才专家库”。通过开展法律咨询、义诊等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全面提升了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规范化实施。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牵头抓总,督促指导各志愿服务队进一步完善细化志愿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并建立健全了“一个项目、一个实施方案、一名联络员、一个时间表、一套评价体系”的工作机制,确保项目规范运行。

    常态化开展。依托重要时间节点与志愿服务日,采取“线上线下”等方式,常规活动与特色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形成定位精准、任务具体、形式多样、运转有效的工作格局。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支队实施了“文明之光”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开展了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志愿服务活动;健康志愿服务支队精准对接全县准妈妈们关注的孕期筛查、科学喂养、产后抑郁治疗等需求,策划实施了“准妈妈课堂”志愿服务项目,已为300名准妈妈提供了2次辅导培训服务;曾溪镇文明实践所邀请了县林业局的技术专家给大沟村、兴隆村、瓦窑村、油坊湾村的果农讲解了果树种植技巧。

当前:B3(2020年05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