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蓝的天空 清清的河水 绿绿的草原
——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青海黄南州河南县掠影
旦正措

    位于青海高原河曲草原的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俗称“河南蒙旗”,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青海省惟一的蒙古族自治县。

    日前,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通报表扬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深入开展2020年村庄清洁行动的通知》,对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县等106个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群众满意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予以通报表扬。这是对河南县多年来尊重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统筹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新路径的肯定。

    环保理念基础厚实

    依赖草原、守护草原,是河南蒙旗牧人们在游牧生活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也是深深植根于他们心底的信念。

    行走在河曲草原,在不经意间总能看到或者遇到牧人们或三五结伴、或独自一人手提编织袋,沿河流、公路搜寻垃圾的身影。

    每年河曲草原最美的8月是河南县那达慕盛会召开的时节,在活动闭幕后,现场的数万牧民会成群结队地自发捡拾垃圾。待人群散尽时,偌大的草原也恢复了往日美丽的容颜。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牧人们已经形成了自己朴素的生态保护意识,那就是人、山、水、草原、动物都是一个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禁止狩猎、捕捞和乱采滥伐等破坏自然和谐的行为。在依赖和利用大自然的同时,也敬畏和守护大自然,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基础和良好起点。

    禁塑措施深入人心

    2004年,河南县出台条例,在全县范围内禁止销售、提供、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向白色污染宣战。一时间,执法人员和市场监管员便多了一份禁塑的任务。他们在长途汽车站、商场和街头,提示和劝导居民和游客,监督商场,挨家挨户和沿街商户签订目标责任书。2016年,河南县在“禁塑”十余年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又出台了《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倡导低碳、节俭、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

    近年来,河南县以打造“全区域无垃圾强县”为目标,相继出台了《环境卫生整治八大行动方案》《创建全区域无垃圾示范县实施意见》等多项规章制度,并建立健全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今天,河南县实现了从白色污染的危机中成功突围,在河南县城洁净的街头,往来于大小超市或蔬果店采购的人们都是提着红色的环保编织袋。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引领环境整治

    3月19日,河南县以“呵护美丽蒙旗、志愿服务先行”为主题的千人签名活动和环境整治行动拉开序幕,成为河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同疫情防控和爱国卫生运动紧密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也为打造“纯净河南”的亮丽名片营造了浓厚氛围。

    “作为黄南州第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河南县去年组建了50余支志愿服务分队。至今,已经开展了清河行动、卫生环境整治、疫情防控宣传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近60次,先后有4000多人次参加。”河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石炯介绍说。

    目前,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引领,志愿服务队主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的集中环境整治行动在河南县已掀起热潮。

 

当前:B1(2020年05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