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里的温情,恰是城市文明之美
——河北省各地推出暖心举措深化文明城市创建
刘冰洋 薛惠娟 刘张焱

    “幸福感、获得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试金石。对百姓来说,身边的美好变化是幸福感不断增强的源泉。

    一盏盏灯,温暖百姓回家路;一条条街,“清新范儿”赢得百姓赞;一道道景,扮靓家园美化环境……今年以来,河北省各地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以人民为中心,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真正把“文明牌”打造成“民心牌”。

    近日,笔者撷取河北各地文明城市创建中的暖心举措,让我们一起体味文明城市创建给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一盏盏灯——

    温暖百姓回家路

    “终于不用摸黑上楼了!”日前,张家口市桥东区花园街街道建东社区的居民发现,楼道里的一盏盏灯亮了起来,晚上不再黑灯瞎火了。

    赵阿姨住在建设东街一道巷9号楼,每天晚饭后都要出门散散步。如今,一出门楼道里的感应灯就亮了,她一路走下去都是亮堂堂的,再也不需要打手电筒了。“小区里的楼道灯全都换了,黑天上下楼也不用担心了。这都是创城给咱百姓带来的好处。”

    花园街街道辖区内的老旧小区和无物业小区数量多,条件设施比较落后。疫情防控期间,工作人员在走访排查时发现,一些楼道灯因老旧而损坏,居民出入只能摸黑或用手机、手电筒照明,很不方便。针对这种情况,各社区对居民楼道的电路进行了排查、检修、更换,把损坏的楼道灯全都换上了新的,受到居民们的普遍欢迎。

    “小事不小,解民所盼!全区要推广这项工作。”4月8日上午,张家口市桥东区委书记冯祥利在“阔步桥东 晾晒比拼”工作群转发了这一消息。

    桥东区辖区内街道、社区迅速行动,对所有居民小区的楼道照明情况进行摸排统计,及时开展维修、更换等工作。不仅如此,各街道还将摸排、统计以及维修范围扩大至小区院内及背街小巷,凡是夜间光线不好、出行不便的地方,都要陆续安装照明设施,方便居民出行。

    一盏盏灯亮了,居民们的心暖了。

    当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中。“看似一件小事,却是服务百姓的具体实践。”桥东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创城为民、创城惠民”,建设环境美好、和谐文明的城市,正是从解决这一件件百姓期盼的小事儿上做起的。

    一条条街——

    “清新范儿”赢得百姓赞

    “以前,公园东街沿街的门市多,便道停车乱,店外经营也不少。”住在邢台市公园东街附近的居民段晓梅说,“我曾向街长反映情况,很快就有工作人员来处理。现在路边摆摊、乱停车的少了,公园东街有了‘清新范儿’。”

    公园东街的“街长”罗宁,是该市城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每天除了忙单位的日常工作,他还在自己管辖的路段徒步巡查,发现问题、即查即改。

    “城市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但都表现在一线街面上。”该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贾立宁说,市区管理的街道共192条,面临的城市管理问题很繁杂。

    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以来,邢台市探索实施“街长制”,整合城市管理中园林、环卫、市政、执法等多部门职责,构建“1+N”的治理新模式。“1”即每条市管街道明确1名分包街长,由市城管局领导及科室负责人分包,牵头整治各类问题。“N”即为每条街道配备市容、环卫、园林、维护、渣土联系人各1名,及时承接、整改和反馈问题。街长必须徒步巡查,每周带队上街不少于3天,每次上街时间不少于30分钟。对移交的问题限期整改反馈,整改不到位或反弹严重的,一次提醒、二次警告、三次约谈问责。

    “有汽车剐蹭了两个隔离墩,连同便道一起损坏了。”近日,罗宁在巡查中发现,街道上隔离墩和便道有损坏,“别看是一个小麻烦,要在过去,解决起来可麻烦了。现在有了街长制,处理起来方便多了。”罗宁立即和市政维护处、城管支队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商量处理办法,然后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维修,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修复。刚处理完隔离墩的修复问题,罗宁又收到一位市民的短信,反映在达活泉公园东门有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她立即赶到现场处理,并将结果反馈给反映问题的市民。

    据介绍,街长制实施以来,全市已督办问题8万余件,街面上的问题已经由最初的每天1000余件下降到现在的100余件,市区面貌得到整体提升。

    一道道景——

    扮靓家园美化环境

    “我家在路边,以前大车经过时尘土飞扬,家里就没有干净过。现在好了,到处都干干净净的。”

    “我家对面原来是个臭水沟,夏天的时候臭气熏天,天气再热也不敢开窗。社区现在正在进行硬化、绿化。”

    ……

    说起身边环境的改变,定州市北城区清水河社区的居民窦兴斌滔滔不绝。他说的臭水沟位于社区的西南角,多年来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都往里面排,一直是社区的一大难题。

    “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市里给我们接上了污水管道,现在各家各户的污水都会集中排走。”清水河社区居委会主任李永红说,“难题解决了,我们还专门请来了园林设计专家对环境重新进行规划,等这里绿化好了,以后出门就是景儿。”

    治理了污水后,清水河社区又开始清除垃圾。社区成立了专门的保洁队,配备了垃圾清扫车和铲车,定时定点地对街道垃圾及田间地头的花生秧、玉米秸进行清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还建设了3处垃圾点,由保洁员专门进行清理。

    60岁的高立军是一名社区保洁员,每天5时30分,他都会准时地来到自己的责任路段清扫街道。“我和另一名保洁员负责街道的垃圾清理工作,上午主要是对街道进行清扫,下午不间断巡视、捡拾垃圾。”

    街道干净了,家家户户也整洁了。“邻里之间都喜欢串门,如果自己家里和门前不收拾干净,邻居来时看到家里脏兮兮的,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正在院里侍弄绿植的居民窦飞说,现在大家都争着比谁家的院子更漂亮、谁家的屋里更干净,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越来越少了。

 

当前:B2(2020年05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