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为助力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结合党员“双报到、双积分”机制,北京城市副中心全面开展“党旗飘扬副中心 党员志愿者上岗垃圾分类指导员”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活动。
活动自5月10日持续到6月底,其间,北京城市副中心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活动集中引导党员志愿者在各社区(村)垃圾投放点进行现场劝导、督促,指导、监督居民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
“您好,您这袋里装的都是菜叶子、剩饭剩菜吧?您应该扔进这绿色的厨余垃圾桶里。”5月10日,在玉桥街道远洋东方小区垃圾分类站点,街道领导干部、区级下沉党员干部及社区在职党员正在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并通过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和“明白纸”,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方法,普及分类知识。截至目前,全区已配备近2000名垃圾分类指导员,党员志愿者的陆续加入将为一线开展垃圾分类指导工作注入更加充足的力量。
让党员成为冲锋在一线的指导员和监督员。紧邻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核心区的潞城镇也开展了别具特色的党员志愿者上岗垃圾分类指导员活动。在大营村,增援疫情防控工作的市级下沉干部、村内党员及在职党员志愿者共同进行垃圾分类宣传。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兑换日用品行动,增强群众提高将有害垃圾进行分离、处理的自觉性。
在潞城镇东刘庄村,村内设立党员驻点宣讲督导岗。在此基础上,还推行垃圾分类党员联系制,按照“就亲、就近、就便”的原则,由每位党员挑选几户村民,发挥街坊之间“进得了门、说得上话、办得好事”的优势,指导监督其做好垃圾分类。近日,东刘庄村10余名党员签下承诺书,认领“结对户”。
“农村是熟人社会,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由熟悉的党员带头联系村民,比较容易带动起来。”东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刘玉国介绍道。
在高标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通州区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统筹发挥“双报到、双积分”工作机制优势及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统筹社会志愿力量的优势,动员全区各方面力量,通过党员志愿者带头示范、带领周边、带动群众的方式,引导市民爱护环境卫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垃圾分类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新时尚。
据统计,活动首日通州全区共有一万余名党员志愿者参与了垃圾分类指导和宣传服务。作为一项主题活动,5月至6月的每个周六,通州区各社区、村都集中开展一次垃圾分类党员志愿活动。
(北京通州区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