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新设计小学英语作业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核心素养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福田镇中心小学 宋海萍

    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意见征求稿)》中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小学英语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英语基础知识与能力,使其达到综合运用语言,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对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学习能力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之一,它是所有能力的基础,而小学是英语教学起始阶段,如果从这个阶段开始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将会养成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会减轻学生未来的学习英语的压力。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能充分考虑学生好奇、求新、求趣的心理特征,将作业形式多样化,努力提高作业的趣味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明确提出,增强英语作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避免随意性,听力、口头、笔头作业的布置要兼顾到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的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作业。

    创新设计小学英语作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进行独立的思考与实践方面考虑,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效果。

    英语学科的特点是需要平时进行大量的基础知识积累和实践。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注意多样化、创新性、趣味性,在作业形式、数量、完成方式等方面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老师创新作业设计,力争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以此达到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核心素养,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设计基础巩固类作业,改变传统式的、机械性的抄写单词等作业模式,从兴趣入手,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调动学生积极性,运用多种有趣的方式,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作业形式。如三年级学习字母时,用“手创英语”方式对字母复习,借用肢体语言,美术元素,让学生全身细胞动起来,加深对字母的印象。学习单词时,每周一次收集学生的单词卡片,让优秀的,美观的或者听写最好的学生的单词卡张贴在教室学习栏里的“智慧树”上;“英文妙语”,“英语日记”则是对于高年级学生积累词句较好的方式,要求学生将在课内或课外收集到的好词好句利用课前3分钟的“精彩一刻”进行展示。

    设计亲子互动类作业,是为了改变枯燥的、敷衍性的作业。采用“英语留声机”“英语快递”“晚间开心果”等作业方式,要求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尤其是“英语快递”设计的学生act,家长guess,不仅让孩子增加了一份自信,而且更有利于改善亲子关系。“晚间开心果”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运用学到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意愿,随意性也较强,在看电视,闲聊时就可以完成,在随意中、快乐中学习,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设计能力拓展类作业,是让学生在假期或复习期间大量的题海中解脱出来,利用图文并茂的英语绘本、卡片制作,使学生成为一个个“小小架构师”。单元复习或者总复习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分组讨论,然后在班上展示小组作业,在班上形成学英语的“朋友圈”,让学生有归属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设计诸如“手创英语”“精彩一刻”“英文妙语”等一系列多彩作业形式,让小学生把完成英语作业当作一种享受,让他们通过完成英语作业赢得获得感和自豪感,同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核心素养,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学校再以“英语苑”“小小架构师”“幸福账单”等形式在校园走廊、楼梯、休闲区展示学生作业,每月更新一次,让学生在校园随处可见到自己的英语作品,营造出人人学英语、处处学英语的良好氛围,激活学生生命力,从而打造校园的特色文化,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当前:3版(2020年05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