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国:战“疫”ICU的青春淬炼
胡建琛

    费国是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的一名80后男护士,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原无锡市三院)烧伤ICU副护士长,江苏省危重症护理专科主管护师,他也是江苏省第一批援助武汉医疗队成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在武汉奋战了53天,在出发时那一刻心中默念的“赴汉抗疫必胜”口号,是支撑他投身这场战“疫”中的坚定信念。

    逆行而上,驰援武汉。2020年1月23日晚,家住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长安街道)的费国,突然接到所在单位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的电话,告知省市紧急组建第一批援助武汉的医疗队。费国没有丝毫犹豫,即时报名。1月25日,费国没来得及和家人团聚,接过妻子胡君为他打包好的行李,与首批32名无锡援汉抗疫“白衣战士”,星夜出发,“逆行”抵达武汉。

    冲锋在前,舍生忘死。1月26日一早,才睡了2个多小时的费国,悄悄起身去整理带来的物资,江苏第一批赴汉医疗队153人,进入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工作。生命重于泰山,“我要求加入重症组”,费国第一个提出申请。重症组ICU任务最重、工作量最大、也最危险,每班“4+2”个小时,其间不能吃饭、不能上厕所,尿不湿是“必备品”,费国的那一个班最多护理重症患者达15人,一天要走1.6万步。“从安全区到ICU,缓冲间布局不合理啊!”费国连夜画出设计图稿,动手改进,制度上墙、物品分置,打造安全防线。他亲身示范,毫无保留地分享实战经验,并讲课10批次、培训200多人次,大幅提升了全队和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的防护水平与能力,保证了全院医护人员“零感染”。

    勇挑重担,全能治疗。整建制接管27病区后,费国担任重症护理组组长,发挥N4能级护理及管理才干,做好全组护理协调与带教,推行防护物资节约管理办法。为保证年轻女护士的安全和休息时间,他第一时间提出:“由我来承担一个月夜班!”他熟练掌握各类危重抢救仪器设备的运用,哪怕深夜,机器操作出现问题,他都能随叫随到、二话不说,立即投入救治。费国值守夜班达60多个小时,独立完成CRRT治疗40余小时。危重病人每隔1—2小时需做动脉穿刺查血气,费国建议为每例患者都做动脉穿刺置管,他被誉为动脉穿刺、CRRT治疗、心理护理的“全能手”。一支队伍就是一家“微型医院”,通过费国及全队的努力,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护“精锐部队”。

    关爱他人,刻苦钻研。“三·八”国际妇女节,他积极策划,撰写《致战“疫”一线女战士的一封信》,男同胞承包节日当天所有夜班,为全体女医护人员送花、送蛋糕、送祝福,女同事在艰难时期有了温暖的祝福,亲切地称他为“我们贴心的党代表”。在ICU重症病房里,费国除了照顾病人的方方面面,还为病人做心理疏导,为患者代购物品,是患者的“能量棒”“暖心袄”。费国把论文写在战“疫”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收集数据、挤出点滴时间总结ICU护理经验,上报无锡市级科研立项1项,与江夏一院医护人员合作投稿国内护理权威杂志《中华护理》论文1篇。驰援武汉抗疫期间,江苏医疗一队成功救治了300多名危重症病人。

    回到家乡后,费国和无锡医疗队受到了崇高的礼遇,4月8日,费国向无锡博物院捐赠了出征武汉的行李箱、抗疫纪念册、文化衫、机票、书信等10多件个人抗疫物品。5月,费国家庭还获评了“江苏省抗疫最美家庭”。

    “援汉战‘疫’淬炼意志、丰富人生,我要继续贡献青春力量,永远做一名敢于冲锋、逆行而上的优秀志愿者,做一名党旗所向、白衣为袍的‘男丁格尔’战士!”费国说。

 

当前:B3(2020年05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