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近年来,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阿柔乡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原则,从构建“双扶”体系、加强政策宣传、倡导新风正气等多方面精准发力,为贫困群众补足“精神食粮”,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推动扶贫方式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构建“双扶”工作体系
完善基础支撑
发挥驻村工作组优势,采取“双扶”工作“周报告、月调度、季通报”制度,把“双扶”工作作为驻村工作组的首要任务和长期任务。全面完善帮扶机制,确保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困难群众,把倡导力所能及、自食其力纳入帮扶的每一个环节,并在贫困群众发展规划及具体扶贫项目的设计、规划、实施过程中,确定其脱贫致富的主体地位。针对有劳动能力及有就业意向的贫困户,因材施教地开展牛羊养殖、挖掘机、餐饮服务业等技能培训,实现贫困群众由“劳务型”向“技能型”的真正转变。截至目前,在2家家庭牧场、2家畜牧业合作社和1家养殖场投入扶贫资金139万元,带动40余名贫困户增收致富,56人发展牛羊养殖业、8人在餐饮服务业就业、13人在农家乐就业。
吹响“智志双扶”号角
培育思想“沃土”
加大扶志扶智的宣传力度,制定《关于在全乡开展脱贫攻坚惠民政策宣传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基层干部、“三老人员”、致富能人等组建乡、村两级“理论+文艺+扶贫”宣讲队伍,依托干部下乡、“支部统一党日”等工作,下基层、进乡村、入农户,开展思想脱贫集中宣讲活动,让群众全面了解党和政府为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所实施的各项惠民政策措施,着力宣传全乡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脱贫光荣户以及致富带头人,用身边的先进事迹鼓舞人心、凝聚合力。其间共发放《脱贫攻坚政策问答口袋书》1000余份、扶贫政策宣传单600余份,在重要路口、重点区域悬挂张贴“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等脱贫攻坚标语50余条,在“手机村务通”和三村农牧民群发布脱贫典型事迹及“双扶”动态600余条,表彰“脱贫光荣户”典型6人。
实施移风易俗活动
灌溉文化“活水”
坚持把道德建设融入脱贫攻坚全过程,针对近年来农牧区红白事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盲目攀比导致家庭负担加重的问题,健全完善符合阿柔三村实际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级“三会”的突出作用,着力解决“精神贫困”“素质贫困”等深层次问题,下发移风易俗倡议书4次,举办移风易俗文艺演出8场次。充分挖掘“道德模范”“最美阿柔人”“最美家庭”等典型,评选出“五星级文明户”297户,其中含贫困户60余户。大力提倡劳动光荣、多劳多得,在集镇区设立“草大板村爱心超市”,惠及全乡123户贫困户,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勤奋创业、参加公益劳动等方式获取积分,积分可以到爱心超市免费兑换所需日用品,有效地激发了贫困群众的进取精神。同时,深入开展讲法规、讲政策、讲道德、讲感恩、讲科学“五讲”活动,定期不定期对各类减负措施执行情况及群众响应情况进行调查,建立减负正负清单,进行全面系统分析。